宁夏,中卫。
踞守黄河前套之首,东望银川平原,西接腾格里沙漠,南靠香山,北临内蒙古阿拉善盟,素有"塞上江南"、"沙漠水城"之称。据了解,此地早在三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秦属北地郡,汉为安定郡,明设宁夏中卫,清雍正二年裁卫设县,自古便是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通道,亦是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曾载:"中卫西据流沙,东亘大河,乃朔方之襟要也",道尽了其地理形势之险要。
这里风土殊异,既有大漠孤烟之雄浑,又有长河落日之壮美。回汉杂处,农牧交汇,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貌。中卫人既有西北人的豪迈粗犷,又不失水乡人的灵秀智慧。当地民谚云:"中卫有三宝,沙子软,西瓜甜,姑娘俏",虽带戏谑,却也道出了几分地方特色。还有那闻名遐迩的硒砂瓜,因生长在砂石之地,得天地之精华,甘甜异常,自清代便是贡品,在服务区浅尝一口,风味确实与别处迥然不同。
来到中卫,沙坡头自然是首要去处。步入景区之后,但见沙山起伏,犹如凝固的金色波涛。缘木梯攀援而上,细沙在脚下簌簌滑动,仿佛每一步都被沙浪轻轻推回。及至山顶,景象豁然开朗:眼前是万顷沙海,身后却是滔滔黄河,一黄一绿,界限分明而又交融渗透,造化之工,着实令人惊叹。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在此地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沙坡头之妙,更在于沙与河的奇妙共生。黄河在此拐出一道优美的弧度,形成"几"字形大弯,当地人称之为"黄河第一弯"。夕阳西下时,河面泛着金红色的波光,与沙丘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沙坡头之沙,细如粉末,抓一把在手中,倏忽便从指缝溜走,竟留不住分毫。有游人乘滑板顺高坡飞驰而下,激起阵阵沙烟,笑声随沙飞扬。也有游人慢行脱掉鞋袜,赤足踏沙,感受沙粒的温热自脚底蔓延至全身。
午后风起,沙粒翩跹起舞,在阳光下闪烁如金粉。远处驼队缓行,驼铃叮当,恍惚间竟似穿越千年,见到了昔年丝路上的商旅。沙漠之广袤令人自觉渺小,而黄河之不息又叫人感怀生命之顽强。若是遇上晴天,还可乘坐黄河索道,从空中俯瞰沙河相依的奇景,别有一番壮观。
中卫之地,沙漠与黄河相生相克,粗犷与精致并存,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故事。中卫的魅力所在或许就在于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观之奇,更有矛盾中的和谐之处,即在严酷环境中开出的生活之花。这大概便是边塞之地独有的生命力。(来源:中国网 作者:郭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