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樱花又成了热议的焦点,这些年,从图书馆事件到椅子事件,再到如今的樱花争议,武大一次又一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它是美景,有人说它是国耻,到底该怎么看?咱们今天就把这段历史说清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武大樱花,最早要追溯到1938年,那一年武汉沦陷,日军把武大校园当成他们在华中的司令部,学生宿舍被改成了伤兵疗养院,1939年前后,日军占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期间,将樱花树苗种植于校园内,部分树苗来自日本,其目的包含缓解士兵思乡情绪,但并非单纯为“炫耀武力”,且最初种植数量较少,这就是最初的来历。
杭州也有过类似情况,日军占领期间,他们在西湖边种过樱花,但抗战胜利后,杭州西湖边日军种植的樱花并未被“全部清理”,部分树苗留存下来,后续杭州也结合景观规划补种了其他花木,并非完全替换为传统的桃柳,两个城市,做了不同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又向武汉大学赠送了一批樱花树(主要为“大山樱”等品种),加上武大后续自行培育和引种的樱花品种,规模越来越大,武大慢慢成了全国知名的赏樱胜地,每年春天,数万人前来参观。
樱花确实好看,但咱们不能忘记历史,有些樱花是风景,有些却是历史的见证,一位网友说得在理:意识形态的改变,靠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很多人来武大赏樱,却不知道这段往事,欣赏美景挺好,但咱心里得明白,这些樱花最初是怎么来的,美景可以欣赏,历史更不能忘记。
您怎么看这件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