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
泸沽湖这场
转山转海的浪漫
倘若有人问起,何处能触摸自然的纯粹,读懂文化的厚重?答案无疑是——奔赴四川泸沽湖的转山转海节吧!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像是一场温暖的邀约,邀你踏入摩梭人守护千年的生活智慧,于山水之间邂逅最动人的人间烟火。
虽欣赏过无数美丽风景,但在四川泸沽湖的转山转海节里却藏着独一无二的“心意”。没有刻意编排的表演,只有摩梭人将日常的虔诚与快乐,融入节日的每个微小细节。
当泸沽湖的晨雾还未完全消散,格姆女神山的轮廓刚被朝阳勾勒金边,湖畔的转山转海节已带着浓郁的“摩梭味道”,热热闹闹闯入眼帘与心间。没有精心雕琢的仪式感,只有摩梭人把日子过成歌谣的活力。
最先吸引人目光的,是那一身身仿佛会“诉说”的摩梭服饰。姑娘们身着镶着彩色花边的百褶裙,裙摆拂过草地时,宛如翩飞的蝴蝶;头上被珊瑚彩珠、玛瑙等饰品装点,充分展示着姑娘们的美感;男子们则佩戴帽子,鞋子多为长筒皮靴或布靴,站在阳光下,眼神明亮如泸沽湖的水波,透着一股豪爽之气。
转山的队伍一旦启程,“摩梭味”便愈发浓郁。有人骑着马,马蹄发出“嗒嗒”声响,骑手们时不时放开嗓子哼唱几句摩梭古调;有人乘坐猪槽船,木桨划开湖水,溅起的水珠沾在衣襟上,带来丝丝凉意。
步行的人们手牵手,即便是初次前来,也会有摩梭阿姨主动拉住你的手,掌心的温度瞬间驱散陌生感,跟着队伍一起,把“转山”走出“赶热闹”的欢快氛围。
在美食集市,“摩梭味”化作勾人的香气。花花糖在铁板上“滋滋”冒着甜香,咬上一口,脆壳里包裹的芝麻和核桃碎能甜到心底;猪膘肉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得能透过光线,蘸上一点辣椒面,油香与肉香交织,毫无油腻之感;苏里玛酒盛在粗陶碗里,泛着淡淡的黄色,轻抿一口,清甜的酒香在口中散开。
更为珍贵的是,在这里还能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搓舞”。“甲搓”,摩梭语中“甲”是“好”的意思,“搓”是“舞蹈”的意思,“甲搓”可以翻译成“美好的舞蹈”。千人甲搓舞奏响时,无论你是否会跳,总会有热情的摩梭人拉着你的手加入,脚步踏出的节奏里,藏着摩梭人对生活的热爱。无需刻意“学习”什么,只需用心感受,就能领悟摩梭人“敬山爱海”的信仰,明白母系文化独有的温柔与坚韧。
事实上,四川泸沽湖畔的转山转海节,哪能简单归结为“感受摩梭味”?那是马儿行走时响起的叮当声,是转山队伍的欢笑声,是美食的诱人香气,是篝火边的悠扬歌声,是摩梭人把对山水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揉进每一个瞬间。
在这里,你不是匆匆而过的“游客”,而是被诚挚邀请的“朋友”,是见证一场千年约定的“同行者”。所以,若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四川泸沽湖的转山转海节。毕竟,这般充满烟火气与诗意的相遇,人生能有几回呢?
欢迎转载,请联系添加白名单
凉山文旅综合整理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期待您是下一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