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易县易水湖畔新步道。 保定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晨辉
太行山下秋意浓,文旅盛宴启新程。随着河北省旅游发展大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作为重要分会场的保定已进入最后筹备阶段。此次大会聚焦保定易县、涞源、涞水、阜平、曲阳、唐县六县,深度挖掘太行山水、历史文化、乡村风情等核心资源,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文旅体验,为省内外游客呈现一场兼具观赏性、参与性与文化性的旅游盛会
易县 千年古县的“全能”文旅答卷
作为浸润千年历史的古县,易县的文旅资源堪称“全能”,从山水风光到红色记忆,从民俗体验到美食特产,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
恋乡·太行水镇,是体验太行乡村风情的首选之地。白天,游客可漫步田园间,感受农耕文化的质朴;夜晚,多个光影秀场点亮夜空,璀璨灯光与太行夜色交相辉映,营造出浪漫独特的夜游氛围。
从太行水镇出发,驱车不久便抵达有“北方小桂林”美誉的易水湖。湖水周边被狼牙山、紫荆关、五峰寨、九龙山环绕,乘船游湖时,两岸青山倒映水中,舟行碧波上,人似在画中游,尽显山水之灵秀。
而易水湖的“邻居”清西陵,更是易县的“王牌”文旅资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清西陵坐落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是规模宏大的清朝皇家陵寝建筑群。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漫步其中,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清新感扑面而来。
红色旅游爱好者则不可错过狼牙山。这座因八路军五勇士抗击日寇、宁死不屈舍身跳崖而闻名的山峰,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景区近期新增“步步生歌”项目,游客登山途中可聆听红歌,在攀登中感悟红色精神,让红色教育更具感染力。
涞源 白石山打造户外探险新地标
若论户外探险,涞源县的白石山“太行探险”度假体验区堪称华北地区的“天花板”。作为“太行之首”、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以高山探险运动为特色,紧扣“轻游乐,微度假”发展方向,精准瞄准年轻客群需求,推出一系列潮玩时尚的休闲体验项目。
在这里,大荡绳、飞拉达、飞索、步步青云、高空自行车、云端漫步等极限探险项目,让游客在悬崖峭壁间挑战自我,感受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清晨时分,登上山顶可邂逅壮丽日出,云海翻腾间,太行山脉的雄奇尽收眼底;游玩累了,可前往山顶的云端咖啡厅,点一杯饮品,俯瞰群山连绵,享受片刻悠闲时光。
如今,白石山正凭借丰富的探险业态与优质的服务,逐步树立华北山岳型景区龙头地位,成为太行山户外探险运动的热门目的地。
涞水 特色产业与古村风情的双向奔赴
涞水县的文旅特色,藏在特色产业的活力与古村风情的韵味里,形成“产业+文旅”的独特发展模式。
提到涞水,不得不提麻核桃产业。这里被誉为“中国麻核桃之乡”,麻核桃种植面积超十万亩、260余万株,产销量占全国七成以上,2024年销售额约20亿元,直接带动几万人就业。
除了麻核桃产业,涞水县的大龙门村也极具文旅魅力。村子因明代长城关隘“大龙门城堡”得名,1.5小时车程可覆盖北京、保定、雄安新区等主要客源地,交通十分便利。村内,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龙门堡,城门保存完好,东门嵌有明万历十年卯镌的“屏翰都寿”门额,历经数百年风雨仍清晰可见;同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龙门摩崖石刻,两面高峰耸立、峭壁如削,被专家考证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历史文化长廊”,是研究古代军事与文化的重要遗存。
阜平 “热血”与“治愈”的文旅双奏
阜平县的文旅资源呈现出鲜明的“双面性”——既有热血激昂的军事主题,也有治愈温暖的乡村风情,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偏好。
位于阜平县北果园镇店房村的店房国防军事小镇,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国防教育军事主题公园。如今,小镇已建成多功能培训大楼、军事装备展示园、沉浸式军事装备体验区、军事主题民宿及6万平方米军事训练场等设施。游客在这里可近距离参观各类军事装备,参与模拟军事训练项目,接受国防教育,感受军人风采,是亲子研学、企业团队拓展的理想选择。
与军事小镇的“热血”不同,阜平县龙泉关镇东坪村(昵称“猫村”)则充满治愈气息。“猫村”坐落于海拔1100米的歪头山脚下,2019年村民整体易地搬迁至镇上居民楼后,100多只猫咪“留守”村内。周合伟艺术乡建团队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开始收留、喂养这些猫咪。如今,“猫村”已成为由留守猫、义工和驻村艺术家共同组成的公益性乡村实体,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温度。
曲阳 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样本
曲阳县是名副其实的“非遗文化之乡”,石雕、定瓷、泥塑三大非遗技艺在此薪火相传,共同谱写着古城的文化传奇,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
曲阳石雕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传承已超2000年。从河南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的宗教造像,到元大都、明清皇宫园林与陵寝的建筑雕刻,再到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十大建筑的雕塑作品,众多闻名遐迩的杰作均出自曲阳工匠之手。
2006年6月,曲阳石雕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如今,曲阳石雕已从单一品类拓展至玉雕、牙雕、木雕、铜雕、不锈钢雕等十余个门类,涵盖3500多个品种,成为全国雕塑门类最全、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
与石雕齐名的曲阳定瓷,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定瓷产地在今曲阳,古属定州,故名“定窑”,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闻名天下。定瓷烧制技艺始于隋唐、兴于宋、衰于元。2008年,定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曲阳县有定瓷企业、作坊2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年产值达2亿元,古老定瓷正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曲阳泥塑则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以当地泥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捏塑成型,题材多为人物、动物,是百姓文化与生活的生动缩影。20世纪90年代中期,曲阳泥塑艺人马若特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泥塑作品,将山民的“特殊生活档案”搬入艺术殿堂,大幅提升了曲阳泥塑的观赏性与艺术性。2013年,曲阳泥塑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唐县 庆都山唐尧古镇的“文化+康养”新实践
在唐县,庆都山唐尧古镇走出了一条“文化+康养”的文旅发展新路径,成为保定南部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古镇位于唐县县城东北五公里处,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完善、空间形态重塑与文化活化利用,构建起以“一代贤君、一座名山、一湾碧湖、一方山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集文化体验、乡村休闲、运动娱乐、康养度假、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据统计,古镇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本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保定分会场,六县文旅资源各有千秋、优势互补,从山水风光到历史文化,从红色记忆到非遗传承,从户外探险到乡村休闲,全方位覆盖不同游客的需求。
目前,各景区已完成接待准备工作,这场酝酿已久的文旅盛宴即将启幕,静待省内外游客前来解锁太行山下的文旅新体验。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