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过荆州古城的朋友肯定发现了 ,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周边都有地方被施工围挡围了起来,里面轰隆隆的机器声听得人心里发痒。
借着创建 5A 景区的东风,这座千年古城正在偷偷 “变脸”,颜值和内涵双升级!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四大城门藏着哪些新花样?
东门先解 “停车难”!老荆州惦记的遗址有下文吗?
东门作为游客最爱冲的入口,改造第一步就戳中痛点,停车!原三监狱地块那边,“五一” 刚开的236个车位的停车场西侧又拓了 1000 平空地,压路机压得平平整整,眼看 “十一” 要到,这儿八成要变临时停车场,以后开车逛古城再也不用绕圈找车位了。
不过这事儿也让老荆州们聊开了:“这块地以前说有宋代古街遗址,本来盼着能复原出老铺子呢!” 但景区显然先把 “服务短板” 补上了 。毕竟游客连车都停不下,哪有心思看风景?
何况此前,交通部门已经把张居正街及宾阳楼内环道设为步行街,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交通环境,也为游客营造了更加舒适的游览氛围,让人们能够更加悠然地感受东门区域的历史文化韵味,也算另一种贴心。
南门关庙广场要变三国剧场?中轴线雏形太惊艳!
南门现在全封闭施工,围挡围得严严实实,站在南纪门城楼上才能瞅见里头的动静:工人们正铺大片地砖,一条从关庙大门伸出来的主干道已经有模有样,顺着古城中轴线一路延伸。
划重点!这里以后要打造成 “三国文化广场”!改造完可能会限机动车,到时候游客们漫步在宽阔的广场上,身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远处是雄伟的古城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关庙中,关羽的塑像威严庄重,诉说着当年的忠义故事;广场上,各种三国文化主题的景观和表演,将为游客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南门片区的改造,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荆州的三国文化内涵,提升荆州古城的文化旅游品质。
西门楚风墙绘美哭!路过都忍不住拍两张
西门安澜门的改造则走了 “开放通透” 路线,施工进程站在路边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最引人注目的是邻近原妇幼保健院的墙面,原本单调的墙体上,楚图腾的神秘纹样、楚服的飘逸线条被精心绘制其上,浓郁的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些楚风元素的加入,仿佛为西门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让这座古老的城门焕发出新的魅力。
与此同时,原有停车场正在铺设新的沥青,地面变得平整整洁,与古朴的城楼相映成趣。即便仍在施工,城楼内外 “古色古香 + 楚风点缀” 的新风貌,已吸引不少路过的游客停下脚步拍照留念。
西门的改造,不仅注重基础设施的提升,更巧妙地融入了楚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门三义街焕新!老巷子里藏着早点香
北门内的三义街,正经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彻底的一次 “焕新”。这条承载着老荆州记忆的街道,改造坚持 “修旧如旧” 原则:斑驳的墙体被细心刷白,屋檐下悬挂起喜庆的大红灯笼,坑洼的青石板路面经修复后变得平整,却依旧保留着岁月的纹路。漫步在三义街上,仿佛时光倒流,那些儿时的记忆、老荆州的生活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更让人惊喜的是,街口新建成的游客驿站已正式启用,不仅能提供休息服务,还上架了荆州特色早点,刚开业就成了摄影爱好者和本地食客的 “打卡点”。老街区的风貌没丢,旅游服务功能却悄悄 “藏” 进了巷弄里。游客们在这里既能品尝到地道的荆州美食,感受荆州的烟火气息,又能在休息之余,深入了解荆州的历史文化。
三义街的改造,是对荆州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对现代旅游需求的精准把握,让古老的街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古城蜕变服务先到位,文化不缺位
有人惦记宋代遗址,有人期待更快完工,但这次改造的思路很实在:先把停车、休息这些基础服务做好,再把楚文化、三国故事藏进细节里。等四大城门全部完工,来荆州既能摸城墙、逛古街,又不用遭停车难、没处歇脚的罪,文化魅力和旅游体验总算能 “双向奔赴” 了!
你最期待哪个城门的新模样?路过施工地时发现了哪些小变化?评论区聊聊~
点赞转发,等古城焕新一起去打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