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转自超级乡村研究所)
若你在金秋10月踏入内蒙古赤峰,便撞进了一场秋日盛宴。这里的秋从不是单调的枯黄,而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油画般的浓艳 。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赤峰,这座被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温柔环抱的城市,既是“红山文化”的诞生地,也是草原、湖泊、沙地与森林共舞的自然博物馆。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阿斯哈图石林在霜降后换上金色盛装;花岗岩峰林与白桦林的金黄、落叶松的赭红交织成“北方石林秋韵图”;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的针阔混交林,在9月下旬会经历“七日换七色”的魔幻蜕变——从山麓的翠绿到山顶的绛红,层林尽染的垂直景观带被誉为“大兴安岭最华美的秋衣”。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金秋时节,赤峰境内的西拉沐沦河蜿蜒流淌,它的周围绽放出秋季绚丽的色彩,成为旅行者和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天堂。
这条蒙古语意为 “黄色的河” 的古老河流,发源于内蒙古高原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穿峡谷、过草原,流经克什克腾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等地,汇入西辽河,最终注入渤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它将大兴安岭余脉的斑斓与科尔沁草原的苍茫串联成诗。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素有“小三峡”之称的西拉沐沦大峡谷,秋日来此,便可看到峡谷两岸,柳、桦、榆等林木郁郁葱葱。一阵秋风拂过,金黄的叶子飘落,如梦似幻。河北岸沙丘连绵,苍凉壮阔;南岸却森林茂密,五彩缤纷,呈现出“一河两岸,截然不同”的奇观。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国家级保护动物大鸨、黑琴鸡、兔狲、沙地云杉等近2000种野生动、植物,在西拉沐沦河沿岸繁衍生息,形成了一条连续的生态廊道,成为中国北方极为珍贵的生物基因库。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位于林西县西拉木沦河中上游的东台子水库,则成了候鸟的服务区,上万只大雁、白天鹅、赤麻鸭、灰鹤等十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候鸟正在库区湿地悠然觅食。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秋霜为笺,河水为墨。西拉沐沦河在金秋10月展现出最迷人的风姿。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母河”,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一幅活的生态画卷,一个值得在秋天专程探访的北疆秘境。
(图片源自纪录片《西拉沐沦》)
当第一片白桦叶飘落草原,赤峰的秋日童话正式启幕。这片土地用最浓烈的色彩和最醇厚的人文,为每一位旅人编织一场永不褪色的秋日梦境。
解锁更多赤峰美景,请关注由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和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影发现纪实传媒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西拉木沦》!
4集自然纪录片《西拉沐沦》主创团队
总出品人:乔雪峰
出品人:葛广玉 刘云国
节目总监制:池建新
总导演:曹彦锋
总撰稿:宋文书
导演/摄影:通拉嘎 于海涛 樊志琦
本期内容
策划:曹彦锋
主编:宋文书
本期编辑:庞耕奇
美编:通拉嘎 樊志琦
平台维护:于海涛
视频来源:赤峰融媒纪录片制作中心
一审:宋文书
二审:曹彦锋
三审:刘玉欣
赤峰融媒纪录片制作中心
2025.9.1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