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果真凉了许多,街上行人步履匆匆,基本都多加了一层外套。下午,雨终于停了,想出去散散心,就乘坐公交车来到虎山公园。可能受小雨的影响,公园内,游人稀稀拉拉,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公园东南角处,路旁有一块“漫道”石刻,原来这儿是环虎山步道入口。我来过虎山公园许多次,但还没有真正沿环山步道走过一回。“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不如趁此机会逛逛。
沿标识牌一路东向,在虎山阁下面,有一处“百鸟园”,远远就听到传来的鸟鸣声,有绿孔雀、黑天鹅、柯尔鸭、火鸡等,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也是一个集趣味科普、亲子互动与艺术美学于一体的生态乐园,可带孩子在绿意盎然的林荫步道中,开启一场生动的户外科普之旅。
在路南侧的不远处,有一座文旅驿站,西墙上,绘着一幅蔷薇少女艺术照,发丝飘逸,缀满盛放的蔷薇,绚丽的色彩与3D立体画技法相交织,非常美妙。甫一问世,就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走红,吸引了大量二次元爱好者前来观赏,许多市民也纷纷前来驻足,硬是成了虎山公园的新地标。
前面不远处,步道顺山势悄然北转,形成一处天然观景台。站在此地,向东远眺,泰安城东部尽收眼底,建筑群依地势起起伏伏,高矮错落,却又秩序井然。高楼玻璃幕墙上闪着冷调的光泽,穿插其间的是传统的屋顶。远处有暖黄色的住宅楼,有纯白的商业综合体,也有深灰色的创新园区。天色灰蒙,云层低垂,却难以掩住城市身姿的靓丽。
北望,泰山群峰延绵起伏,于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山体苍翠,浓郁的绿像是要流淌出来。山脚下,村舍房屋,错落有致,红瓦灰墙,鳞次栉比,给静谧的山水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步道高高低低,蜿蜒向前,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对我说,如果每隔一段,就设计几个路边座位就好了,可供来人休息。步道两侧,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将生机尽情舒展。低矮的灌木丛错落分布,叶片或深绿,或带着些许泛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几个游客在步道上行走,或结伴低语,或独自徐行,与周围的景致相融,整个画面,静谧美好。在步道最北首,是成片的村民住宿区,许多都被改成了民宿、钟点房,俗话说,靠山吃山,每年泰山游客数量近千万,也让附近的村民们赚得盆满钵满,在奔小康的大道上一路飞奔。
雨后的虎山步道格外清幽,能看泰城变迁的轮廓,也能看泰山亘古的巍峨,山脚下那些红瓦灰墙的民宿,是村民致富的依托,更成了过往旅人停歇的驿站。或许旅途的真意,就是让人记得:生活可以有另一种节奏,天地可以更宽,而心,则可以更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