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昨日下午,2025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系列活动暨丝绸之路城市(泉州)文旅嘉年华开幕式结束后,联合国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爱尔兰前旅游国务部长弗兰克·法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公丕才,围绕“深化旅游合作、弘扬海丝精神”分享真知灼见,为推动丝路文旅合作提供新视野与路径支撑。
海丝旅游开发大有可为 建议打造邮轮航线
□联合国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法国旅游局前局长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福建、走进泉州,泉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过关键的作用。”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系统梳理了海丝历史文化遗产,他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2世纪至6世纪末的起步阶段,以丝绸和罗马金币为代表商品;7世纪初至10世纪的成熟期,瓷器、香料进入贸易范围;11世纪初至15世纪中期的鼎盛期,文明和谐共生,商品种类丰富;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的变革期,欧洲商人成为贸易主力。
他特别强调,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复合型交通体系,连接东亚至地中海等区域,串联亚历山大、泉州等重要港口,“泉州曾与埃及亚历山大并列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而中国海上丝路遗产涵盖码头、灯塔等基础设施,瓷窑、作坊等生产遗迹,以及宗教建筑、墓葬等相关遗产,体现了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和平、多元、互动的理念。
“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大有可为。”他建议联盟和文旅部门进一步识别、推广并注册海丝旅游资源,鼓励邮轮企业开发主题线路,推动国内外旅游业发展。
泉州彰显“和合共生”精神 堪称当今世界罕见
□爱尔兰前旅游国务部长 弗兰克·法希
弗兰克·法希从文明互鉴的视角,畅谈他对泉州文旅资源的理解。
“泉州是一座了不起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我在这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说,有这样一个角度让泉州与众不同、脱颖而出,那就是泉州以海上丝绸之路、多元宗教和平共处而闻名于世,这在当今世界实属罕见。泉州生动彰显了“和平共处、和合共生的精神”,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他列举了清净寺、草庵摩尼教遗址、泉州开元寺、老君岩造像以及基督教和印度教遗迹等,说明泉州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产。
他还提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在宋元时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是中世纪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思想、人文和技术交流的门户。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欧洲的商人、传教士和定居者在此汇聚,使泉州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并留下“令人叹为观止的多元化文化遗产”。“世界上很少有城市能拥有如此多元的文化和宗教,这使得泉州成为一个标志性城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渴望前来寻求启迪和激励。”
弗兰克·法希表示,作为丝绸之路最西端的国家,爱尔兰已开通直达北京航班,越来越多的爱尔兰人来到中国,他期待更多的爱尔兰人乃至欧洲人能够来到泉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赖闽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