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无奇不有,世上还有白色树皮的松树?那要去瞧瞧。
于是,我就选择一个好天气,备上干粮出发了。
登太平顶的路,是从湖北远安县洋坪镇开始的。海拔一千三百二十五米的山峰,在鄂西群山中虽不算最高,却自有一番险峻气象。
山路由水泥铺就,取代了昔日一尺来宽的小径,但那些古地名仍被当地人沿用:长岭岗、头天门、罗家坡、二天门。每过一个地名,便觉离尘世远了一分。
行至海拔千米处,阔叶林渐密。青钱柳的果实如串串铜钱悬挂枝头,当地人称之为“摇钱树”。但我的目的地还在更高处——那棵被称为“娘子树”的白皮松。
山路崎岖,岩石愈发嶙峋。太平顶岩性单一,石英含量逾九成,坚硬无比,经年不化。正是这种地质条件,造就了此山巍峨挺拔之姿。转过一个弯,忽见前方巨石耸立,顶上竟生长着一株通体灰白的树——白皮松。
它高约十米,胸径二十厘米,树冠展开约五平方米,树龄已逾百年。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生长在一块远离山体而矗立的岩石顶部,犹如天外飞来的仙树。树干老皮鳞片状剥落,露出斑驳的乳白色,在朝阳下闪闪发光,当地人故称“亮子松”。
站在树旁四望,云雾缭绕间可见怪石林立。不远处便是“紫阳洞”,传说为清虚道德真君修行之处。每日清晨,阳光恰好照入洞中,观旭日呈紫色,故名紫阳。洞旁有“棋盘石”,乃仙人会友对弈之所。这些景致与白皮松相伴百年,共沐风雨。
此树何以得名“娘子树”?当地老人言:昔有妇人,丈夫远行不归,她日日立于此石眺望,泪尽而化作此树。
每到晨昏,树干便泛出银白光华,如女子素衣迎风。传说固然凄美,但更令我惊叹的是它顽强的生命力——在岩石之巅,无沃土滋养,仅靠雨露阳光,却能屹立百年而不倒。
太平顶素有“百井仙山”之称。昔日山顶老庙有九十九口井,加之山腰太平寺一口,整好百井。如今庙宇虽毁(多毁于土地改革和“破四旧”时期),但井水仍丰。这白皮松能于山顶缺水之境茁壮成长,更显其非凡。
我坐于松下,看远处山峦起伏。想这白皮松见证了多少太平顶的变迁——昔日香客络绎不绝,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山顶集市人声鼎沸;如今繁华虽逝,但自然之美犹存。山间仍有猕猴、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栖息,巴山松、青钱柳等珍稀植物相伴。
夕阳西下,树干上的白皮映着余晖,仿佛真有一位素衣娘子独立崖头,守望千年。她不是等待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守望着这片山川的永恒之美。
白皮松与太平顶,相伴风雨千年,无需言语,已然成就了一曲生命与时间的绝唱。
下山时我回头望去,那株白皮松在暮色中渐成剪影,却比来时更加清晰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上。
作者 | 南山初樰,读书、远足、抒写,聆听自然禅音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