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为期三天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圆满收官,2025敦煌论坛也同时落下帷幕。这场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的国际盛会,吸引了97个国家及8个国际组织的1200余名嘉宾参会,创下历届敦煌文博会参会国家与国际组织数量新高,交出了一份涵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文化展示、产业赋能的亮眼成绩单。
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文博会则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的关键实践平台。大会期间,多场会见会谈活动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展开,进一步凝聚了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友好往来的思想共识,让全球文明倡议在丝路起点落地生根。
与敦煌文博会同期举办的2025敦煌论坛,设置5个分论坛、11个议题,成为深化文明交流的“思想引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敦煌学专家聚焦国际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路径,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明确“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责任”,提出探索统筹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在文明互鉴层面,专家们呼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以密切领域往来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在敦煌文化传播板块,论坛围绕“敦煌IP文学艺术呈现”“丝绸之路影视剧创作生产与现代传播”“敦煌舞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等议题深入研讨,不仅聘请“敦煌文化传播大使”,更发布了《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实践路径共识与倡议》。
4大类特色展览成为本届敦煌文博会的“视觉焦点”,全方位呈现丝路文化的多元魅力。其中,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尤为引人注目,集中展示了过去5年该院在古代壁画、石窟寺与土遗址等文物的系统性保护,以及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等领域的突破,数字洞窟、文物保护流动实验室等创新成果引来嘉宾驻足热议;非遗文创展聚集了甘肃14个市州100家企业的1200多种品类、10000余件文创精品,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实践;“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展则展出13个国家的2000余件传统器物、手工艺品,让观众足不出境便能领略异国风土人情;“一带一路”国际书画精品展则通过艺术语言,呈现当代中国发展活力与人文风貌,搭建起跨国艺术对话桥梁。
文艺演出板块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2025提升版《丝路花雨》首演,用精妙舞姿与恢宏叙事,让国内外观众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音乐会》《敦煌丝绸之路音乐会》两场大型音乐会,以及“相约敦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汇聚中国、美国、泰国、匈牙利、韩国5国13个文艺团体的力量,再现多元文化在敦煌交汇交融的盛况;两场文艺快闪活动则以灵动形式,让丝路精神融入现场氛围,奏响增进民心相通的和美乐章。
敦煌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产业合作的“纽带”。甘肃省围绕文化旅游“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会前赴北京、福建、江苏、广东等地开展招商,展会期间举办的招商推介大会吸引26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最终,大会签约及授信项目74个,总金额达162.69亿元,涵盖文旅基础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民宿等多个领域,为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项目支撑。
历经8届发展,敦煌文博会已成为我国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标杆。据组委会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提升展会内涵品质、扩大人文交流领域,努力将其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性盛会,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贡献更多“敦煌力量”。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孙春艳 裴雨虹
责编:金馨鑫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