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九龙沙洲景区
东南网漳州9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文/图)金秋时节,来自九龙江的徐徐清风,轻柔地环绕着江畔的沙洲村。随着国庆假期渐近,九龙沙洲景区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打造多样的文旅体验。
与以工业为主的漳州台商投资区产业体系不同,依江而建的沙洲村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季水稻、两季赏花”农文旅融合模式。
盛开的向日葵为沙洲景区增添了不一样的景色
沙洲村里的近百亩水稻田,在江上微风的吹拂下,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悠悠摇曳。待到这些水稻被收割后,土地将即刻种上特色花卉,实现农业资源与文旅需求的高效衔接。
在水稻田的不远处,朵朵向日葵次第绽放,连片的向日葵花,汇成了秋日的花海,吸引众多游客穿梭其间,拍照打卡,沉浸式感受九龙沙洲景区秋日专属的自然意趣。
游客在向日葵花海拍照留念
甘蔗则是沙洲村另一张特色“名片”。作为九龙江下游西北两溪交汇处的冲积沙岛,沙洲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为甘蔗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天然温床。
目前,沙洲岛甘蔗种植面积约达600亩,按照生长周期推算,预计于国庆节后进入集中收获期。凭借清甜的口感,沙洲甘蔗也成为当地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每逢甘蔗成熟季,不少“挑剔”的食客总会专程前往,品尝新鲜压榨的甘蔗汁。
甘蔗是沙洲村另外一张重要的“名片”
旅游产业要实现良好发展,关键在于打造“留量”经济。“要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记得住’,必须靠特色文创和网红场景说话。”台商区产业集团景区负责人陈文福介绍道。基于此,当地景区立足资源基础,打造了一系列爆款打卡点与特色活动,推出“稻田咖啡”“星空露营”“户外影院”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农耕元素与现代休闲需求相结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稻蛙空间”。
位于沙洲岛中西部堤岸边的“稻蛙空间”,占地20亩,采用稻渔共生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水稻与蛙类、鱼类的相互依存,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既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又兼具生态价值。此外,“稻蛙空间”内还为游客提供了“钓蛙”项目,在美景中体味不一样的童真乐趣。
九龙沙洲景区里的“稻蛙空间”
文旅聚人气,产业稳根基。当下,置身于九龙沙洲景区,美食街散发着诱人的烟火气息,精美壁画和彩绘为景区增添了艺术氛围,露营基地则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这些景观与甘蔗田、水稻田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农文旅交融的画卷。
记者了解到,自九龙沙洲景区建设以来,便始终坚持“文旅引流、产业增收”的发展逻辑,努力把游客流量转化为村民的收入。“产业链的完善,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村民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也能在种植基地务工领取工资,节假日还能在景区经营美食摊位,真正地实现在家门口致富。”沙洲村党委书记陈军辉介绍道。
如今,以本地优势为发展根基,通过文旅资源开发、文创IP打造、产业闭环构建,让沙洲村这座九龙江畔的小村落实现了从农耕聚落向“网红景区”的蝶变,也走出了一条村集体与村民共富的振兴之路。陈文福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力争将九龙沙洲景区打造成全国农旅融合示范标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