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节长假,北京的天气也逐渐开始秋高气爽,又迎来旅游高峰。有些市民或外地来京游客在出游时发现,北京部分地铁站“名不副实”,因此跑了冤枉路。
北京地铁已有车站超500座,每年都有新开的车站和公众见面。不过一些站名却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有的站名与所指的地面地标距离过远,有的站名和地面上的地名不一致,还有的站名命名过于超前。这些站名很容易造成乘客误解。
距离太远
十三陵景区站:看陵寝还要再坐40分钟公交
“在十三陵景区站下了车,怎么是个村子?”“十三陵景区在哪里?”“定陵竟然还要再坐半个多小时公交车才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出吐槽帖,反映十三陵景区地铁站实际上距离十三陵景区还很远,交通不便。
网友发布的吐槽帖
十三陵景区站到底在哪儿?本周,北京日报记者搭乘昌平线前往,从十三陵景区站出站后看到,车站的四座出入口分别位于一处停车场四周,穿过站口旁的铁栅栏,便来到了涧头村村里。见到记者出站,坐在道旁的一位黑车司机向记者攀谈。“去十三陵吗?”当记者提出要前往大宫门时,司机给出了15元的报价。
记者注意到,十三陵景区人气较旺的景点,例如长陵、定陵、神路等,均不在车站周边。游客想要前往这些景区,需要穿越涧头村,到达村北侧的南涧路搭乘昌78路公交。其中前往神路要坐3站,去长陵要坐8站,去定陵要坐9站。去往长陵、定陵,乘坐公交车用时超40分钟。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涉及十三陵景区的旅游攻略里都提到了这一点,有些干脆建议游客,直接选择公交或包车等方式前往十三陵,别等搭乘地铁到了站才发现还得换乘。
团结湖站:去团结湖要在呼家楼站下车
“想要去团结湖,竟然应该在呼家楼站下车?”前不久,周女士带着孩子前往团结湖水世界时发现,距离团结湖最近的地铁站,竟然不是团结湖站。周日,周女士从地铁团结湖站出站,沿着东三环走了大约900米。刚走到团结湖公园西门,却发现了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地铁呼家楼站,150米。“走了老半天,结果发现竟然多走了一站冤枉路。”周女士说,相比团结湖站,呼家楼站距离团结湖近了不少。
除了公园西门外,公园南门距离呼家楼站也较近,步行距离约300米。而东门则距离两座地铁站都较远,步行距离均超过800米。
记者注意到,随着地铁的建设,一些普通地铁站升级为换乘站后,车站覆盖范围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地铁团结湖站,有的出入口已经距离团结湖区域很远了。如3号线团结湖站已覆盖到“三里屯”区域内,其中3号线H口距离三里屯SOHO、三里屯太古里等仅有200米,但距离团结湖公园很远。
地名不一致
八角游乐园站:地铁站给游乐园“起别名”
1号线八通线地铁上,几名外地游客指着地铁线路图上的“八角游乐园”站说,“导航上是说在这站下,可咱是要去石景山游乐园啊,这站是有两个游乐园吗?”旁边一位北京市民热心地告诉他们,“就是同一个,这站下,没错。”外地游客道谢后又问,“为什么地铁里叫的名字不一样呢?”这下,热心的市民也答不上来了。
经常坐地铁的市民,对于八角游乐园这个站名并不陌生。这座位于1号线的地铁站,是北京最早开通的一批地铁站之一,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其实,“八角游乐园站”并非这座车站的原名。1971年,北京地铁延长至古城站时,在此设八角村站。1986年,石景山游乐园开门迎客,此时地铁站仍名为八角村站。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八角村靠近该站且历史悠久,加上石景山游乐园作为附近的重要旅游景点享有高知名度,因此该站更名为八角游乐园站。
石景山游乐园是北京最早开业的游乐园之一,是不少“80后”“90后”市民的童年回忆。那么地铁站名里的八角游乐园,和站旁的石景山游乐园到底是什么关系?记者查询《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历史报刊库发现,从1986年石景山游乐园建成到上世纪90年代“八角村”地铁站改名为“八角游乐园站”为止,涉及石景山游乐园的报道、广告和刊登的读者来信,均未出现“八角游乐园”这一称呼。
从车站更名到现在,“八角游乐园站”的名字已经叫了30多年,让不少经常搭乘地铁的市民误以为石景山游乐园就叫八角游乐园,网上搜索“八角游乐园”,能搜出多篇石景山游乐园的游记。而对于外地游客和本地不经常搭乘地铁的居民,则更习惯说“石景山游乐园”。两个名称混淆使用,很容易让游客产生困惑。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八角游乐园站距离真正的八角地区也有一定的距离。从行政区域界线图上看,八角游乐园站车站位置在石景山区老山街道与鲁谷街道的交界处,并未位于八角街道辖区范围内,而出现“八角”两字的地名,例如八角中里、八角路等,以及以“八角”为名的公交站,也都位于石景山游乐园以西,与八角游乐园站之间有约1至1.5公里的距离。
命名超前
嘉会湖站:通车三年湖还没挖
2021年底,地铁17号线南段开通运营,其中最南端的终点站被命名为嘉会湖站。虽然叫嘉会湖站,但却没有湖。这也引起了很多市民的不解,甚至在社交平台或是政府网站上留言询问。
嘉会湖在哪儿?在地铁开通之前,嘉会湖这个地名大多数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地铁站名里的嘉会湖,在现实中尚未开挖。去年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时表示:嘉会湖蓄涝区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开展中,待设计工作完成后会进行施工招标。
嘉会湖站周边仍旧较为荒凉,车站北侧为17号线停车场,车站西南侧约1公里为居住区,有台湖金茂悦、万科城市之光东望等小区。除此之外,车站周围大多为荒地或林地,地面仅有一条小路和两条公交线路与外界相连。
花乡东桥:地面只立起8根桥墩
与嘉会湖站一样超前命名的车站,还有房山线花乡东桥站。花乡东桥是规划建设中的张新路横跨南四环西路的立交桥,由于位于花乡桥之东,故称“花乡东桥”。而以花乡东桥为名的地铁站早于2020年底通车,不过地铁站开通已近5年,花乡东桥立交桥的建设进度却止步不前。
记者探访时发现,花乡东桥立交桥的施工场地位于地铁站的正上方,目前已经用围挡围住,不过围挡内并没有施工的痕迹,场地内已长满荒草,只有8根浇筑完成的桥墩静静地立在其中。
外地名不副实的地铁站也不少
其实,国内一些城市的地铁站也存在着名不副实的情况。
2009年,上海将地铁8号线的终点站命名为“航天博物馆站”,但由于规划变更,真正的航天博物馆一直未建成,引发了市民的困惑,部分游客和市民根据站名前往打算参观航天博物馆时才发现被误导。2013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同意,“航天博物馆站”更名为“沈杜公路站”。
广州地铁2号线的多座车站也存在“有站名却无实际场所”的情况。其中飞翔公园站附近地块原本规划兴建公园及地下商业空间,但最终公园“难产”,使得飞翔公园地铁站名不副实。而邻近的白云公园站,周边也没有白云公园,只有广州市儿童公园。
破解之道:站名公示期公众可反馈意见
目前,本市有29条地铁投入运营,共有522座车站。作为地名,地铁车站命名一般遵循“尊重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规范有序”的原则。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作者户力平长期关注北京地铁站名,他告诉记者,地铁站在建设期间会起一个工程名。到了地铁线路开通前,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对沿线车站命名预案进行公示并征求社会意见,随后会公布正式站名。公众如果对拟定站名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在公示期内向相关单位反映。
地铁车站从开始建设到开通前,站名常会历经多次变动。比如正在建设当中的18号线北郊农场桥站,建设工程名叫做“新龙泽站”,车站命名预案公示时叫作“龙域站”。最终,因周边的北郊农场桥,定名为“北郊农场桥站”。
“北郊农场桥站的站名,能够反映北郊农场的历史,其实这个站就在北郊农场的西边。”户力平说,北京过去有很多农场,像是北郊农场、西郊农场、双桥农场,现在随着城市化发展,昔日的农场逐渐开发为住宅区,在老百姓心中的记忆也逐渐淡化。“这样命名,更具历史底蕴,可以留住城市发展中的印记。”
记者注意到,由于一些地铁站的位置并非位于片区中心,周边往往有多个既有地名可供选择。命名过程中,如果采信其中一方,易造成不同片区的攀比和矛盾。
在户力平看来,一些站名会产生争议,还可能是各方在命名时理念和思路产生冲突。有的希望保留传承,而有的则希望体现规划和发展。“比如现在有争议的嘉会湖站,命名预案公示时名叫麦庄站,麦庄的地名形成自清乾隆年间,但这个村子已经拆迁,如果当初能保留麦庄这个站名,也许更能保留住当地历史记忆与传承;用现代生活中现有的地名,则为大家所熟知;而以规划中未来将有的地点命名,则有一些超前思维,可能符合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命名时多听取公众意见,进行取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