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区,严家庄实景
旅居云南,是2025年的热词之一。
溯源过往数百年,云南早已是很多人的诗和远方。
明朝杨状元笔下的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云南大部分地方大抵都能以此为参照。
以至于清末民国初期,来自世界多地的探险家、旅行家,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或徒步或骑马来到云南后,惊叹于这里温暖的气候、丰盛的资源而流连忘返。1922年入滇的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旅居云南长达27年之久,他对云南有极高的评价:“云南是世界上最美最动人心弦的地方”。
2018年,来自湖南凤凰古镇的向长红先生,这位和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同处一地的湘西汉子,第一次飞抵昆明,来到距昆明长水机场约3公里的严家庄后,他对这个大隐于世的美丽村庄尤为钟情,从最初的出差暂住,到后来放下打拼多年的事业,安家于此,将严家庄视为自己的创业地和栖居地,把余生都托付于此的同时,亦吸引更多人对严家庄的向往。
滇中新区严家庄,莫兮子吟民宿实景
静谧的老村庄
说来也巧,明朝杨状元在昆明的栖居地,地处昆明西山脚下的高峣村。相比高峣曾经的盛名,地处滇中新区长水街道花箐社区的严家庄,在过去数百年时间里,算得上默默无闻。
2025年9月16日下午14时,我第一次到访严家庄。
在严家庄,我遇到了严家庄原住民99后小伙子李涵和新居民——来自湖南凤凰古镇的向长红。
谈及严家庄历史,李涵说他家祖祖辈辈就居住于此,村庄至少有两三百年历史吧。
事实上,严家庄的历史远不止两三百年。严家庄原来归属大板桥镇(现分设为长水街道和板桥街道)。早在元明清,大板桥就是重要的通京驿道,元代时,大板桥设驿、里、堡.......明朝贬谪云南的状元郎杨慎,就是从京城出发,步行数千里,在大板桥驿歇息一夜,走向云南腹地。
如此算来,严家庄历史至少是数百上千年。
吴光范先生于2005年出版的《昆明地名博览辞典》中,如是诠释严家庄:严家庄,村名,在昆明东郊,官渡区大板桥镇东北16.6公里,村居山箐缓坡,因从前村庄内严姓人家多得名。
当然,这是20年前的记录。现在的严家庄,属于滇中新区长水街道花箐社区。
严家庄原住民李涵笑着说,现在的严家庄,村民以李姓居多。
滇中新区,严家庄一隅
环视整个村落,严家庄是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随处可见土墙青瓦的传统民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小村落里,透着静谧与悠闲,几位村里老人围坐老树下闲聊着,慢节奏的时光,和老树、老房子、老村落相映成趣。这个距市区30多公里的古村落,和繁华的长水航城、昆明城判若两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宛如深藏于时光里的世外桃源。
滇中新区,严家庄村里的老人
严家庄附近的山麓,是花庄河的发源地。全长约28公里的花庄河,流经小哨杨官庄水库、花庄河水库、八家村水库,在汇入对龙河后最终进入嵩明县杨林镇,被老嵩明人习惯称为“杨林河”。从另一个侧面,无疑印证了严家庄水资源的丰饶。
老村落的巨变
湖南人向长红,于2018年租下严家庄的一个老院落,经过一番用心的打理,将老宅升级为新民宿,他现在是莫兮子吟民宿的主理人,亦是昆明市官渡区长水街道花箐社区严家庄旅游民宿协会副会长。
滇中新区严家庄,莫兮子吟民宿实景
谈及初访严家庄的印象,向长红说,这里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般,斑驳的土墙,层层叠叠的夯土层,淳朴的民风,瞬时唤醒那些铭刻在基因里的久远记忆。就在那一刻,向长红突然觉得,严家庄是他寻找已久的桃花源。他想把余生岁月,尽数托付于此,寄情山水之间,相忘于俗世江湖。
向长红的太太亦钟意于此,他们遂安家于此。
原来破败不堪的院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改造,早已出落成村里、向长红朋友圈、乃至滇中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滇中新区严家庄,莫兮子吟民宿实景
在莫兮子吟民宿门口左侧,有一栋挑高约五六米的单间土坯房,过去,这里曾被村民用作烤烟房。在严家庄,这里的烤烟房,数量不菲,几乎每一户人家都配建了一套烤烟房。李涵笑着回忆,小时候的他,每到烤烟繁忙季,和父母常常忙到深夜,把一批批收拾齐整的烟叶,从上到下,逐一摆放在烤烟房里准备烤制。
滇中新区严家庄,村里的烤烟房
李涵的童年时光,常常是在学习和农活间自如切换。
直至今天,李涵60多岁的父母,还在村里种植着10多亩的田地,有蔬菜、梨树、桃树、苹果、葡萄.......9月恰是小瓜上市季,李涵父母每天清晨四五点就在田间忙碌。
向长红在他家民宿会客厅和我闲聊时,一个劲地夸赞李涵是个有敢拼能闯的小伙子。
99后李涵,大学学酒店管理,现在村里经营一家名为“片云归”的民宿。这家民宿是李涵一家在自家老宅基础上,一点点保留木梁、老砖等原有印记,又添置了现代卫浴、暖光吊灯后升级改造开的,每处细节都藏着他们对老房子的念想。
滇中新区严家庄,片云归民宿实景
李涵现在是严家庄旅游民宿协会会长,向长红任副会长,两人经常为村里的民宿产业、旅游业发展等切磋交流。
无论是莫兮子吟民宿,还是片云归民宿,两家民宿各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当回忆第一次进驻严家庄的情景,向长红也提到,彼时的严家庄,房屋破败,道路泥泞,到处都是牛粪马粪(严家庄村民早已搬进距此不远的新居)。
而今,走入严家庄,一条可驶过小型汽车的小路,串联起路两旁的老房子。
看似土墙青瓦的老房子,其实每一道门里都藏着一个美丽而静谧且与众不同的空间梦想,有的曲径通幽,有的别有洞天,有的小桥流水,有的诗意盎然.......被村民遗弃的马灯、猪槽、石碾子,在这里被派上新的用场,有的装饰在曾经的烤烟房上,有的种上多肉植物,有的放在村落一角,称为独特且醒目的风景线。
滇中新区严家庄,不同风格的民宿实景
严家庄的民宿,可以和大理、丽江的民宿客栈媲美,却又自成一派。
不到10年时间,严家庄这个几乎被遗忘的老村落,出落成很多人争相而来的打卡地,这其中的巨大变化,得益于2015年9月全国第十五个国家级新区——滇中新区的成立。自成立之初,滇中新区就被明确定位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从新区的定位、发展轨迹到新区营商环境的打造,给了外乡人向长红在此干事创业的底气和决心。
理想的栖居地
在湖南人向长红在严家庄落子民宿之际,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人们飞抵昆明长水机场后,仅需10余分钟车程,即到达严家庄,他们在严家庄打卡的同时,亦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村民通过出租老房子获得一定收益,纷至沓来的游客,在此栖息暂住,“吃住行”背后,为当地农特产品出滇入海带来更多助力。
2012年6月28日正式运营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早在2019年就跻身全国十大繁忙机场(2025年暑期长水机场日均进出港航班超千架次、旅客量突破15万人次,飞机排队出现“堵机现象”)。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亦是国际中转站,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停留或中转,其中有一部分旅客会选择严家庄作为自己的歇脚地,这也让严家庄成为了云南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严家庄村吸引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人才、旅游者、栖居者,他们让严家庄的面貌焕然一新、闪闪发亮,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也为村里解决了就业问题,为村民增收。现在,村子里老人看到村子的变化,打心底里高兴。
滇中新区严家庄一角
截至目前,严家庄已有莫兮子吟、青陌小筑、山水悠鸣、话题花园、春涧四合院、四叶草、山窝窝、见南山、乡月、不见即花、片云归等等10余家民宿。
滇中新区严家庄,安家于此的小猫咪,生活惬意
正在建设的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将为滇中新区新增两条飞机跑道、一座总建面达73万平米的T2航站楼、一个总建面约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和建面约30.9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及捷运系统等等。待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西南首个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路与航空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枢纽中心。
夜幕下的严家庄是另一种风景。几公里外,滇中新区核心区灯火如昼。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玻璃幕墙映照着无人机测试的流光,生物医药基地的实验室彻夜通明。严家庄恰好处在“几处灯火”的边缘,成为滇中新区产城融合中的特殊坐标——既保留着肉眼可见的银河,又享受着光纤接入的千兆网络。
滇中新区严家庄一角
其实,严家庄的蝶变升级亦藏着滇中新区的十年密码:不是推倒重来的颠覆,而是新旧共生的嫁接。当夯土墙连通5G信号,当星空经济与智能制造对话,这片国家级新区正用微观实践回答着宏观命题——发展不必以消失为代价,进步终将与记忆和解。
相关链接:指尖上的国门:一位边检民警眼中的滇中新区10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