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板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幸福溜里面的一个小山村,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古村落,这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植被茂盛,空气清新,今天和朋友一起去探访一下这个古村落。



我们从淄川坐24路公交车到马鞍山公交站,在换乘到幸福的公交车,下车后顺着幸博路一路南行经过桑杭村,陈家井村就到了池板村,没想到大山深处还有这么多的小山村,池板村坐落在双石顶山下,以前这里交通不便,村民出行困难,影响这里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淄川区大力发展山村道路交通,修建柏油路,把大山深处的这些小村落与城市连接起来,方便村民出行,山区的物资通过公路源源不断的运出,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交通也实现了村村通。



村头的一棵大杏树结满了甜杏,现在正是杏子成熟季节,村民忙着摘杏子晒杏干杏核,地下掉落了一层,我们在这里稍作休息,随意捡几个熟透杏子,甜甜糯糯的很好吃。



村西路边有两座石碑,刻着石板碑刻群,含观音庙,池板村兴隆桥,含池板古井,古石桥就在碑刻边上,叫兴隆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横跨在村庄河道边上,历经多年冲刷,河道下冲刷出五米多的深谷,造型独特,据说清朝初年建造,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使用。




从兴隆桥过去不远,就是池板村古庙群,坐落在村西小山岗上,依山而建,院落坐北朝南,建于明、清、民国各时期的七圣庙、观音堂、吕祖庙、顺天姑庙等10余座庙宇排列有序,以前的庙宇年久失修,毁于战争和文革时期,这是后来又重建的,古朴典雅,室内各尊神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不论从外观布局还是思想内涵,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行善积德的观念。也是村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安康的一处祭祀场所。



据说明洪武初年,刘氏从冀州枣强迁来,定居于此。村庄三面环山,东高西低,古河道和进村路两旁是传统的山村石头房屋,利用当地石材而建,承载着历史记忆,村里的寨墙寨门是明末清初修建的,防止捻军和土匪骚扰,现在寨门已经没有,这寨门上面是文昌阁。池板村是淄博池梨的发源地,池梨口感甘甜清脆,2012 年被列为国家级地理标志,春天来这里欣赏梨花,漫山遍野的梨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从村里的寨门往前走不远,就看到这处古井,这是村民建村后打的井,大约有二十多米深,当初村民凿穿石板后才有泉水流出,现在村里有了自来水,附近村民仍然在使用,说这里的水甘甜清冽,做饭泡茶特别好。




顺着村中石板路前行,远远就看到村中这棵老国槐树,有人说树龄六百多年了,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增添了古朴的氛围。古树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直不屈的躯干,枝繁叶茂,为在树下推碾的人遮风挡雨,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劳作一天的人们在树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老树老碾成为村民聚会休闲的场所。从古到今,古树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历史。



池板村山清水秀,群山环绕,有齐长城遗址和鹿角山,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每逢节假日,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这里魅力四射的风景,是体验乡村旅游的理想去处。



谢谢您的浏览、点评、收藏、转发和点赞,欢迎关注,一个爱好旅游,喜欢分享旅游心得的旅游作者,今后我将继续和大家分享我的作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