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景点众多,八达岭长城、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前门大街、王府井、天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说去北京不逛前门大街,就等于没去北京,因为前门大街不仅位置特殊,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而且也昰老北京风貌的缩影,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要探寻北京文化、品味古都风情,必须要游览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牌坊
前门大街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公园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大街。全长1600米,行车道宽20米。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是外城的主要南北街道。明、清至民国时称为正阳门大街,民众俗称前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箭楼
明朝时期,大街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清朝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1979年以后,在原有老字号商店和传统经营特色基本保留下来的同时,又陆续开设了五金交电、服装百货、自行车、食品、钟表、化工油漆等新店。

改革开放后前门胡同居民搬迁,五牌楼、箭楼修缮一新,老字号回迁,新潮牌入驻,大街已经成为集旅游、美食、购物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旅游步行街。前门步行街与鲜鱼口、打磨厂、大栅栏、西河沿等著名商街相连,老字号森泰茶庄、亿兆商场、都一处、盛锡福、壹条龙、全聚德、长春堂药店、谦祥益绸布庄、月盛斋等店铺林立,风格各异,是中外游客逛街购物、享用美食的好去处。

走进前门大街,仿佛穿越到了老北京城。街道两旁,全是青砖灰瓦的小楼,楼层都不高,大部分是二层或三层的古朴建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座建筑,一个字号,一段传奇。

我从前门大街的南侧走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公交车,车身上黄下红,上面写着前门一号,下面标着王致和。说起王致和,最有名的就是王致和豆腐乳,我从来不买其它牌子的豆腐乳,只买王致和的。一金发碧眼的美女靠着前门一号,不断摆着各种姿势,让老公给拍下来,景点上留下美美的倩影,大概是世界上所有女人的爱好

前门大街上铺着两条小轨道,一辆有轨电车叮铃铃缓缓驰来,车身是上黄下蓝,也标着前门一号,司机师傅带着口罩操控着电车,车里还真坐着不少游客。

前门大街的中段挂着大红的灯笼,脚底下的青石板被磨得泛着青光,北京有名的门钉肉饼店就开在这里,还有宫廷香酥牛肉饼、冰糖葫芦,我想皇城根下的宫廷饼大概是真的吧。


由于是周末,前门大街上的圆滚滚的大理石石凳很多,几乎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有的是围着树设置了一圈石凳,给游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走累了能坐在凳子上休息休息。

红星二锅头门店是三层小楼,大红色的门和柱子,青砖琉璃瓦、飞檐斗拱。我并未进店,只远远看了看,如果是男士,肯定会进去买两瓶红星二锅头吧。

杜莎夫人蜡像馆,一个听闻很久的名字,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法进去逛逛,只在橱窗外看到了成龙的腊象,与电视中的成龙还真的很象。


京东便利超市、星巴克也在前门大街上落了户,比起青砖灰瓦的古朴建筑了,这两座楼红绿色彩搭配,流线型造型,在前门大街上更为显眼,这大概也是营销的一个手段吧。


前门大街,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在这里融为一体,互相成就,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大略游览了一下,没能真正细致地深入了解。
不知庐山真面目,但愿身在此山中。希望还有机会能再次到前门大街走一走,看一看,继续深挖他的前世和今生,更好的了解我们伟大的首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