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中旬,位于甘南州合作市的当周草原铺满了绿色,草原上点缀着各色野花,游客在这里游玩、拍照,享受清凉的夏日时光。
每年夏天,当周草原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节日——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悠扬动情的民族弹唱、薪火相传的非遗技艺、气势磅礴的草原合唱,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在欢歌笑语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

游客在当周草原拍照留念。本文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摄
甘南州民族风情浓郁,有壮丽优美的自然风光,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独特优势。
近年来,甘南州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统筹推进文旅融合工程、文旅提质工程、文旅增效工程,旅游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群众旅游需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7月16日至17日,记者跟随省民委、中国民族报社组织的采访团走进甘南,感受当地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
一
“这是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藏族群众的传统服饰,装饰华美、色彩艳丽。”在甘南州博物馆,记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在民族民俗文物展厅欣赏甘南美丽的民族服饰。
甘南州博物馆有民族民俗文物和历史文物两个展厅,共展出文物300多件,以具有甘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展品为主,集中展现了各族群众在甘南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历史。
在民俗风情单元,用图片展示了甘南草原各民族婚丧嫁娶、起居、饮食、建筑、礼仪等方面的场景,酸奶桶、马叉子、高腰靴、野牛角壶等文物再现了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展柜前,来自天水的游客范永刚正在给两个孩子讲解文物背后的知识。
“我们从天水自驾过来,去了桑科草原,接下来打算去扎尕那,这都是甘南有名的旅游景区。”范永刚告诉记者,到甘南游玩,一方面想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想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天水游客范永刚为孩子讲解文物知识。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素材库。据介绍,甘南州持续提升全州9家文化馆、28家博物馆(纪念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和544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等文博场所对外开放水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内涵融入展陈展示、观摩路线、讲解解说、社教活动。今年1至5月,全州各级文化馆服务人数9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接待参观人数27万人次,八角古城、拉卜楞寺等省级以上重点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接待参观人数98万人次。
与此同时,全面做好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藏族民歌、龙头琴弹唱等非遗项目进景区、进广场、进乡村展示展演,让各族群众和各地游客在交往中增进理解尊重、在交流中互相包容欣赏、在交融中学习借鉴提高,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
7月17日清晨,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史福汤和家人在夏河县拉卜楞镇曼克尔村的卡沐苑民宿吃过早餐,准备前往景区游玩。
来甘南之前,史福汤在网上搜索了许多家民宿,最后选中了这家民宿。“这家民宿新开不久,干净宽敞、价格合理,网上评价很好。”史福汤说,民宿房间摆放了介绍当地景区、美食、特色文化的手册,早餐还提供糌粑等特色餐食,一家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卡沐苑民宿内景。
“民宿共有13间房,这段时间的均价在350元左右,每天能接待10余位客人。”民宿经营者杜新文说,现在拉卜楞镇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好,客流量稳定,当地政府对开办民宿提供各方面指导,他退休后和家人投资开了这家民宿,有信心把民宿经营好。
据了解,曼克尔村是拉卜楞寺周边“十三庄”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来拉卜楞镇旅游的游客喜欢住在这片区域。2022年,拉卜楞镇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以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布局拓展、旅游要素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居民群众增收为目标,实施曼克尔文化旅游标杆村建设项目。如今的曼克尔村不仅有多家各具特色的民宿,游客还可以深度体验民族文化,在旅行中潜移默化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改善,体验项目增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曼克尔村游玩。目前,曼克尔村共有民宿40户,床位数556张,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带动120名劳动力就业。

曼克尔村的一家民宿提供藏服体验和旅拍服务。
为了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甘南州积极谋划争取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
盛夏是草原最美的季节。站在夏河县桑科草原高处远眺,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顶顶白色帐篷像珍珠散落其间,共同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桑科镇位于夏河县南部,拥有157.43万亩草场资源,畜牧业和旅游业是当地的基础性产业。这些年,桑科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桑科小镇、桑科湿地为核心区域,在严格保护原始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培育了一批高端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骑马放牧、打酥油、跳锅庄舞等项目,让游客感受民族风情、增进文化认同。

桑科草原美景。
“为了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我们全力打造‘安心桑科’党建品牌,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建成民俗体验、藏医养生、徒步穿越等一批畜牧旅游文化产业党建示范点。”桑科镇镇长尕藏旦巴介绍,桑科镇还鼓励有手艺、有技能的定居点群众积极创业,开设旅游产品销售点,推广特色畜产品、唐卡等富有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从地域游历的自在到互嵌融合的自觉,从观赏游玩的自在到文化认同的自觉,从消费体验的自在到互补共享的自觉,从交往互动的自在到情感认同的自觉……甘南州锚定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标,在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创新旅游发展业态、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