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碱淖风景区感受夏日清凉,在赤牛坬村深度“乡村游”,在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近期,榆林市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消夏避暑、享受清凉。
榆林能在避暑游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这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近年来,榆林市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完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把“清凉资源”转化成带动发展的“金字招牌”,让游客住在风景里,畅游山水间。

7月18日,游客在神木市红碱淖风景区消夏避暑。 本报记者 郝颖摄
7月18日午后,位于神木市的红碱淖风景区热闹非凡。刚刚结束的杂技秀让游客意犹未尽。散场后,不少游客或下水体验快艇的刺激,或在沙滩上陪孩子堆沙堡。遮阳伞下传来分享冰镇西瓜的欢声笑语,岸边的烧烤摊飘出烤肉香。
“今年,我们新增了水上卡丁车、草原小火车等游玩项目,并对沙滩遮阳棚进行了升级。”神木市红碱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飞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45.6%。大家奔着‘沙漠明珠’来,我们就得把服务做扎实。”
同样热闹的还有靖边县波浪谷景区。这里的红砂岩地貌历经亿万年风蚀水蚀,形成层层叠叠的“时光纹路”,谷内气温比谷外低6摄氏度左右,是天然的“避暑秘境”。今年上半年,靖边县波浪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32万人次。
“波浪谷风光优美、温度适宜,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我们一家人已经连续3年来这里游玩了。”西安游客王琳说。景区附近的窑洞民宿里,张晓磊夫妇忙着收拾房间。“一到暑期,几乎天天客满,想住宿得提前一周预订。”
张晓磊告诉记者,“靠着凉爽气候和独特景观,我们村的人开办民宿、农家乐,摆水果摊,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不少。”除了自然风光外,榆林的文化盛宴同样令人流连。2016年起,榆林市每年夏季都举办清爽榆林大型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该活动由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导,以“沙地避暑”为特色,涵盖文化、体育、休闲等主题。7月19日,在神木市尔林兔大草原,2025年清爽榆林首届长城摇滚音乐节拉开帷幕。
台上,乐队唱着改编的陕北民歌;台下,观众随着节奏挥舞荧光棒。风裹挟着歌声掠过万亩草场,远处的风车在暮色中缓缓转动。“吹着风,听着摇滚乐,这样的体验特别好,太过瘾了。”西安游客刘倩说。文体融合让夏日榆林活力涌动。7月11日,“文昌地产·临江阅杯”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6站)在榆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开赛,来自全国的1200余名选手同场竞技。
看台上,来自甘肃、宁夏、山西等地的观众呐喊欢呼。举办长城摇滚音乐节、体育赛事是榆林市发展避暑经济、吸引各地游客的一个缩影。陕北说书大会上,老艺人的三弦弹出千年故事;万人腰鼓展演中,红绸飞舞搅动黄土豪情;美食大赛上,拼三鲜、羊杂碎等特色小吃令人垂涎……今年夏天,榆林市将通过151项活动矩阵、8条深度体验线路等,全力激活文旅市场,为游客呈现“清爽榆林”的多元魅力。
暑气渐浓,榆林的清凉与热闹仍在延续。这座塞上驼城正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在黄土高原上绘就一幅“景美、业兴、民富”的文旅融合新画卷,让“清爽榆林”的名片愈发鲜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