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洋行海水泵站旧址
在人来熙往的栈桥公园西侧的路边,有一座造型独特的组合小屋。
这座宛如童话般的小巧建筑,也有着正规的门牌号,还是和著名的栈桥一个门牌,太平路12号。这栋精巧的小房子,就是建于1901年的哈利洋行海水泵站旧址。
太平路12号哈利洋行海水泵房初建成旧影
哈利洋行海水泵房,是目前青岛体量最小的带塔楼的单体德式建筑。该建筑地上一层,花岗岩砌筑墙基,双坡屋顶,西面设一尖顶塔楼,塔楼下设有长条窗。由F.H.施密特公司(广包公司)建造,用来从海中汲取海水。据说当时德国人是通过安装在这座小屋里的水泵和管道将海水抽入洒水车,用来冲洗马路,这种超前的节能和环保意识令人叫绝。
这座老泵站是专门用来抽净水的,那有没有排污水的泵房呢?
太平路4号,人民会堂正门的对面,紧挨着青岛实验初中的西侧,曾经一座黄墙牛舌瓦的一层尖顶建筑,默默的为这座城市服务了一百多年。这就是太平路污水提升泵站,也是青岛市最早之一和唯一保留下来的污水提升泵站。
太平路4号污水泵站初建成旧影
德国侵占青岛后,胶澳总督府开始城市规划的同时,污水管道也同时开始铺设和修建。20世纪初,在青岛城区建了3座污水泵站,其中便包括太平路泵站。太平路4号属于辅助泵站,始建于1903年,依旧由F.H.施密特公司(广包公司)建造。它的任务是将欧人区的污水汇集到这里,通过泵输送到广州路的主泵站,然后再通过大马力水泵输送到团岛海域排出。
120多年过去了,在太平路前海一线,两座建筑精巧的海水与污水泵站,依旧一东一西的矗立于美丽的前海沿,幸运的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