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出游高峰期,蚊虫也进入快速繁殖期,而近期多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出现,更是给不少人的旅途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由“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一旦缠上很可能让原本愉快的行程变得糟心。为了让大家安心出游,省委宣传部、省卫健委发布了有关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外出旅游防护攻略。
基孔肯雅热外出旅游防护篇: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12天,多为3-7天。临床表现类似登革热,但以下症状较为典型:1.突发高热: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2.严重关节疼痛:多累及手腕、手指、膝盖和脚踝等小关节,可伴有全身性肌痛,疼痛特别剧烈。3.皮疹:半数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4.其他症状: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结膜炎或乏力等。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需要以清理蚊幼虫孳生地为基础,并根据情况合理使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蚊虫。具体措施包括:市民外出活动时做好防蚊准备,着长衣长裤、远离蚊虫孳生场所、科学合理使用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暑期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也是蚊媒活动的活跃期,要注意预防基孔肯雅热。1.出发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出发前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2.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行时,注意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预防蚊虫叮咬,也可涂抹驱避剂,避免蚊子叮咬。临时居住场所应配备蚊帐或电蚊香等防护用品。3.旅行返乡后,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境外或其他流行地区旅行返回后,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返回2周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诊治。
登革热外出旅游防护篇:
登革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高热指突发高烧(39℃以上),可持续5—7天;“三痛”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眼球后痛;“三红”是面部潮红、颈部潮红、胸部潮红;皮疹多为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少数患者可进展为重症,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甚至器官衰竭等。
那么,旅行者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有关部门提醒:1.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发病情况,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的流行高峰为雨季及雨季后。2.外出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裸露皮肤处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3.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时,可以随身携带可折叠蚊帐;在当地逗留期间,关好纱门、纱窗;酒店房间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注意,任何类型酒店,室内均可能存在伊蚊,要注意防蚊灭蚊。4.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5.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防蚊隔离治疗。(记者 钟起的 编辑 邹宇 林秋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