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向南“文化之旅”行走散记(24)

日记
2024年12月
30日 周一 阴 -5-16℃ 陕西西安— 1-14℃ 华阴华山
早4:45醒来,传图片。码字。7:30吃饭。
8:17从西安出发,去华山,往蓝田方向,走华阴高速,一个半小时到地儿。11:15坐大巴车摆渡上山,五十分钟抵索道处,从西峰上去,买了肉夹馍,15元一个。每人一个,花了75元。游览了南峰、东西峰。最后又从西峰下山。很是险峻,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汀兰和半酣走的北峰,比你们晚了一个小时。你和微微、秀女在摆渡车上等她俩,之后走到停车场,到住地21:00,找不到停车位。房间又换了,还是住后村嘉园,换到1号楼1404房,三室一厅。早上,人家帮助把东西挪过来的。吃饭时很晚了,半酣做了大米饭,炒芹菜干豆腐干,鸡蛋酱,吃圆葱。
记账,记错了,秀女帮你重算,发到群里。传照片。24:30休息。
感想与感受
华山,登上山顶即是溃败
——“向西向南”文化之旅第十站(D)

随性与随意,无处不在,那便是文字。
当你把它们散落在一些事物或风景中,像极了一粒一粒的种子,很快破土出芽儿,长成一片一片的庄稼。然后,你去收割,获取愉悦,剔除腐朽与残枝枯叶,完整地将其藏进生命档案,继续活着,作为你平日与之交流,共生共存且共情的对象。
走出边界,猎人一样地盯着森林,盯着旷野,山川与大地。文化之旅的路上,富庶的你,这一切,就在身边,马上要去华山。准备好了吗?你对其的印象,早已被“自古华山一条路”所限,它的长相,那轮廓已经在你这里屹立。
登山,获得体验感与征服欲,并不是你的终极期待。
那种心之收纳,或者说隐秘地藏起的一些什么,哪怕是一丝的领受,且不在于你登上了一座多么高的山,不在于你看了多么美的风景。
你更重视的是,走过路过的汲取与回味。

对于华山,多年的向往,不知不觉小有期待。
像是谁知晓了你们的行程,好多事都在预设的路上为之铺垫。你想,应该记下,哪怕是毫不相干,哪怕是支离破碎的小事。你都把它归纳到序曲,收集的过程,尽心尽力。
前一天,秀女的一位朋友带着助理,航班一到西安,得知她在这里,马上于第二天约见并宴请,几个人毫不客气,一起随之。人家来得匆忙,明天就要返程。同时,也请了一位西安的老友,共进午餐。或许,人家把重要的事办完了,想是单独约请朋友小酌,忽然被你们一群人打破。也正是这样的安排,无形中成全了好事。不得不说,天助我也。
区南门内永宁里陕菜传承店“大明宫”,都是陕西特色菜,碑林油泼老豆腐、普罗旺斯配凉糕、蜜汁红薯狗头枣、长安灶房碳水大笼、超级狮子头、松仁茼蒿杆、田坊纸包牛肉、霸王肘子(陕北黄贡米)、油泼蒜鲈鱼、金牌葫芦鸡等菜品。
一路上,尽管没有风餐露宿,也还是比较清苦。
原因很简单,一是时间有限,做不来。二是穷游,舍不得进大馆子。忽然从天而降的这一顿大餐,八个人,根本吃不完。关键是,他们还要了一瓶“华山论剑”西凤酒。
人家根本不知你们要登华山,这一顿餐食应该是出征前的加油站,喝了这杯酒,还怕登不上西岳险峰。最不可思议的是,来去匆匆的当儿,那位西安友人得知你们几天来,为着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抢票无果而犯难,只一个电话,便解决了问题。
有些事,不用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有了粮草供应,又有了那瓶酒垫底。也不用抢票了,一行人风尘仆仆,热情高涨。
华山之伏笔,太过神秘。你收纳了这一份愉悦,感谢上苍的好意。秀女的这位朋友,是为你们而来。这一路,每每都有热心人隔三岔五的照应,暖心之旅。“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条路,让你们走得宽敞,走得顺畅。
意想不到的遇见与遇见,居然这样子的承前启后。
这还没上山,路就出来了。山脚下,通过网络购票,上到西峰,摆渡车走了几十分钟,然后坐索道,转眼之间到了山上,身下是落差极大的万丈深渊,绝壁无着,看出华山之险。如果爬的话,你不敢想。索道坐到头,还有一段很陡的台阶,然后才见到峰顶“华山论剑”的碑石。天配合得特别到位,云彩似铺在天上的大被,带着波浪的那种,看上去绵软可亲。

几个人在也叫莲花峰的西峰,一顿折腾着论剑。
远处峰峦叠嶂,实在的物体,就在眼前,秦岭尽在眼底。这边,那边,还有东南北峰。目不暇接的景致,不到峰顶,你绝对想象不到那种绝美的震撼。只有华山才有的本质气象,自然界的大手笔,用在了这里,除了巍峨、壮魄,还有可以治愈凡俗的种种不幸与失意的强势。
你把目光投向哪里,哪里都有回应。
交流之际,触电一样的遁入,你把它装进档案的口袋,如获至宝。在与之接通空间对话模式那一刻,让你感觉亿万年前的电波传导,瞬间击垮了你的沉闷,你的弱。就在它帮你形成坚硬的内心外壳之际,你加进了一些的想法,使之有了可以衔接的温度,变得柔和起来。在你收起了不利于生命行走的障碍时,那山把它的宏大与宽慰送给了你,让你有了与之相连的结实的体魄。
没谁知晓的领受,致敬华山,你将这礼物纳入私人收藏。
永久的。永恒的……

华山青龙背 图片来自网络,走此鸣谢!
从西峰下来,游览了南峰的人文景观。
汀兰和半酣去了青龙背,也叫小苍山。“自古华山一条路”,应该就是这条路。人说,下山时,要经老君沟、百尺峡、千尺幢,然后到山脚下的玉泉院,走的是华山峪。如果坐索道,那就方便多了。无形中,你扩大了它的外延,怎么看哪儿都是路。之后,她俩从北峰下山,你和微微、秀女原路返回。远远地看过去,那上面人不少,万仞山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子的。不仅仅是刀削似的陡峭,还有着巨力般的雄风之姿。在西藏,在太行山,见到的山与之的长相不一样。
华山的四座山峰,几个人加在一起都走到了。
虽然没有参与到那个队伍中,但你见诸了什么是幻梦场景中的奇绝。一些视频,展现了它的险峻,那是不置身其中所体验不到的另一地域的磁场效应。
汀兰走到哪儿都爱手一挥,开玩笑地说:
“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
到华山峰顶,你没听她说。或许是没来得及说,或许是受到的某种震撼压制了她。半酣她们两个心气儿十足,没谁可以阻止那种好奇心,那种天然的野性。
而微微则是一路的赶赴,从难以琢磨的人生旅程中走出的果敢与坚毅,超乎想象的有着些许佛系女子的表情。你看出,这一刻的她内心的平静与超然的淡定。
摆渡车上等着两个人,怕汀兰她们回来晚了,没车走不回去。还好,没多久,几个人又聚在一起。下山路上,见到一当地五十多岁农妇,你和她聊了起来。问她干嘛去了?回答,上山了。怎么没坐索道上去?没啥事,几个人三个多小时就爬上去了。
说着,她指了指山那边。
从这儿上去,路好走。那边也还有路。你和她说: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吗?”她说:哪里哪里,好几条能上山的路,再来可以走上去。我们每个月能上去两次,上去干嘛?玩呗!
真潇洒,不好好在家干活。你在心里说。
原来,华山何止一条路,光是索道就有南有北的。那不也是路。
后来你想,这华山一条路,即是单指的青龙背。不得而知。你又在猜想了,大概古时就是这一条可以上山的路,青龙背也得从山根儿走上去,走上去不也能分岔吗!
实在想不明白了,山上还有一些得道人,他们常年在这里,应该知晓的。不然,怎么活。可能人家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告诉你,你也爬不上去。
领教了华山之谜,把你给绕进去了。

不过,没关系。几条路,只是个说法问题,只管上去,不问东西。尽管心里塞满了疑问,终是没能抵挡你们上去。不光是上去,还平安地下来了。
走到停车场,天将黑。
微微开车,返回西安城。你把华山背在身上,却无一丝沉重。相反,像是没累着你。奇怪的是,轻松加愉快,给了你更大的精神头。你后悔,该过去那个青龙背。当时,怕是时间不够用,也怕扯她们的后腿。没想到,你还行,低估了自己不是。
云雾缭绕的山巅,西望长安,该回走了。把心留下。
华山,已经走进了你的世界。
它开始背负你的缺失,它的大气与结实灌注你的灵魂。相融相依,不惧任何外来入侵。太阳快落山了,忽然觉得华山就是你之前没见过的样子,预设在那里。你与之不是同一年代的物种,却是在二十多亿年后的相遇,没一丝生疏感。
你知道,无比渺小的自己,没资格与之同行,啥也不是的人,登上山顶即是溃败,只能看着他人论剑。它帮你削去所有的骄傲与张扬,只存一份内心的空场,守住生就的普通,走好一段路。
特立独行。
END
世态记录者,灵魂倾听者。
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本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