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友游三峡赋

溯江而上,临楚蜀之要冲;乘波而下,览天地之鸿蒙。三峡形胜,聚万古河山之精魄;大坝雄姿,汇千秋人力之奇功。此游也,观自然之鬼斧,叹工程之神工,品文脉之绵远,慨岁月之流东。
坛子岭上,蹑云而立,见大坝横锁苍江,如巨虹饮涧,似蛟龙卧波。观其形,则倒扣金罍(注:指坛子岭形如倒坛),纳巴山蜀水之灵气;察其景,则浮雕铭史,钢铁书功,亿年江石述沧桑,万顷绿涛接穹苍。此非独览工程之全貌,更悟“人水合一”之至道——化洪涛为安澜,变激流为电能,昔之“水害”,今为“水利”,天人相济之智,昭然可见。

转至185平台,与坝顶齐高,平视巨坝如城,堤岸摩天。惊涛拍岸处,见闸门吞吐万里浪;平湖映日时,望舰船往来千重波。更有截流纪念园,青铜铸史,雕塑凝魂,仰观坝底筋骨,方知移山填海非虚言,改天换地有真章。
至若通航之妙,尤见匠心。大船“爬楼梯”,穿双线五级船闸,历六里水道,经三时升降,借闸室调水位,化百十米落差为坦途,如登云梯,步步升高。小船“坐电梯”,凭升船机之力,垂直抬升,卅余分钟即越天堑,速如闪电,稳若平地。“楼梯”“电梯”之喻,俗中见雅,妙解工程之奇。
临流而思,三峡之游,非独赏景,更悟天人之道。昔日禹疏九河,今代众建三峡,变水患为水利,化天险为通途,是知人力可补天地之缺,智慧能融自然之威。江风浩浩,送千帆过坝;涛声阵阵,传万代功业。此行所得,岂止山川之美?更有豪情满怀,叹曰:壮哉三峡,伟哉中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