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工业旅游频频出圈,已迅速发展成为旅游经济的独特亮点。8月7日,十余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及文旅博主组成的“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来到南京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南钢”),感受工业旅游从硬核工业的生产场域到“诗和远方”的打卡领域,从“空间展示”转向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共生。
蓝色!“数字化”无处不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号、2号、3号三座炼钢炉,每一座炼钢炉的右侧就是它实时冶炼的数据。我们把现场的设备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刻,由数据推动模型,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生产场景不是模拟出来固定的,而是跟现场的生产状态完全一一对应的。”
走进南钢智慧运营中心,一块长42米、高6米的16K超高清管控屏映入眼帘,就像是闯入了钢铁的“数字世界”,见识到南钢的“工业大脑”。据南钢总裁助理戴祝平介绍,南钢智慧运营中心是钢铁行业首个集“智造、经营、生态”集群式一体化的中心,是行业首批“湖仓一体”数据技术平台的应用实践,也是行业最大的5G无人机空域覆盖智造应用中心。中心依托南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工厂实时展现南钢六大生产集群、26条生产线的动态生产场景,并在现场实时数据的驱动下实现了虚拟场景与现场实况的精准同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数字工厂全景体验中心’项目还入选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戴祝平透露。
“数字化”在这里“随处可见”。“来宾朋友们,我是南钢数字员工小南,欢迎来到未来钢铁智造馆。接下来,让我们踏上用AI定义未来钢铁的探索之旅吧!”跟着“小南”的引导,采风团的成员们开启了一场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空气成像触摸屏,即可自由选择查看生产全流程画面、运营数据和AI场景,了解人工智能在南钢的全场景应用;戴上VR眼镜,乘坐云上天车培训仿真器,即可化身一名天车操作人员搬运钢材;还可以在AI拍照区域拍下一张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生成个性化“钢铁工人图”……
“说到工业,第一反应就是专业术语,我们大人都觉得枯燥难懂,更别提小孩子了,但这些具有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让孩子觉得很有意思,对钢铁的冶炼过程也一目了然。”记者在现场遇到了特地从上海带儿子过来参加研学游的宋柯辉,他表示这样的沉浸式参观跟想象中的工业旅游完全不一样。
红色!挖掘独特工业文化内涵
如今,传统“看山看水”的旅游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与研学市场——他们渴望深度体验与知识获取,渴望见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工业传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已达1791亿元。有的地方为发展研学,专门建造汇集高新科技样品或模型的展馆,然而与之相较,具有现实产能的工厂、产业园区往往要比展馆更具魅力。
正值暑期,不时有满载研学游团队的大巴车停在南钢各个体验馆的门口。“刚刚过去的7月份,平均每个周末都要接待七八批预约团队。”南京金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燕透露,南钢推出工业旅游项目以来,已有超过40万人次前来全方位感受“钢铁智造+企业经营+产业生态”。
张燕坦言,钢铁行业是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业,具有制造流程长、工艺复杂、装备多样等典型特征,而以钢铁行业为依托的工业旅游也面临同质化、数据资产利用不足、游客体验浅表化等问题。但南钢走出了一条“红色钢铁文化+蓝色智慧钢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的路径。“工业旅游不仅是新型工业化的体验空间,更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柔性表达。南钢致力于深度体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感受现代工业的壮观与魅力,还能深入了解钢铁文化、红色文化,体验工业发展的历史变迁。”张燕说。
正如国内一家工业博物馆馆长所言:“要让观众看的是藏品、听的是故事、传承的是精神。”所以如何避免“千厂一面”?挖掘独特工业文化内涵是关键。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南钢注重工业与文化的融合,通过建设钢铁博物馆、霸王山纪念馆、文体公园等方式,将钢铁文化与历史文化、体育文化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钢富有红色基因,也不乏体育基因。焕然一新的南钢文体公园从单一的篮球馆扩展到焕星馆、聚星馆、育星馆三个馆,如大鹏展翅一般矗立在南钢幸福路上,成为南京江北新区文化体育事业和文旅产业的新地标。
绿色!厂区变景区,生产线成风景线
走,去钢铁厂旅游!
是的,你没听错。工业场景也可以“高智绿”!传统印象中“傻大黑粗”的钢铁厂区,已成为风景如画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白鹭翩跹,清澈的湖面,倒映出彩绘的高塔。
这些年,南钢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旅游,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有效控制污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成就工厂花园。同时,南钢还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废弃的工业厂房改造成旅游点,比如厂区内的同心圆景点打造了党建陈列馆,与美丽的工厂水景相融合,既保留了工业历史的痕迹,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同心圆是由废弃的水泵站改造而成,园内拥有一片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九龙湖。在湖畔远望智慧原料大棚,湛蓝天空下大棚恢宏气派。
厂区变景区,生产线成风景线,据张燕透露,南钢已累计投入超13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
在钢铁厂旅游,还可以参观动物园?对!在厂区新近建成的迷你动物园里,采风团的成员们尽享轻松愉快的氛围,亲近自然、放飞童心,与蓝孔雀、梅花鹿、迷你羊、白天鹅、赤麻鸭、鹦鹉、松鼠、锦鲤等“小居民们”展开“萌宠式”亲密互动。
有花园、有动物园,还有生态湿地园。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政策,践行“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发展样板,南钢的生态湿地园占地达70万平方米,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漫步于湿地园内的绿色步道上,不仅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美好,还可以远眺长江沿岸的壮丽工业景观。“这里不仅是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也是工业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浙江游客孟冉感慨。
有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旅游已占到旅游总产值的10%-15%,而中国市场占有率目前不足5%,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差距正是巨大的增长空间。“如何打造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旅游,南钢真的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采风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
新华报业网记者 黄欢
来源:交汇点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