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在西安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一带,“藏”着众多古寺名刹。
它们有些低调内敛,隐于深山无人知;有些声名赫赫,却因山高路远,少了几分闹市古刹摩肩接踵的喧嚣。当你偶然路过,便能独享一方清静。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座藏在秦岭的“最小”寺庙,只剩一进大殿,一棵古树就占了半个院子。
它便是——百塔寺。
初识百塔寺,是在一个初冬。
那时,古观音禅寺里那棵千年银杏被镜头与人群层层包围,西安的秋色几乎被挤得变了形。我们则在秦岭天子峪口的百塔寺里,遇见了这棵比古观音禅寺银杏还要早上300年的古银杏,由此,也遇见了这座只剩一座大殿的千年古刹。
百塔寺位于西安秦岭天子峪的峪口,是一座千年古寺。其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距今已有1700多年岁月。
如今的百塔寺太小了,只有一进院落、一间大殿,后院的那棵千年古银杏树还占了半个院子——从大雄宝殿的背后就能看到古树冒着头,倒也着实有趣。
第一次来百塔寺,主要是来看银杏树的。
百塔寺的这棵银杏有1700多年树龄,起初因为寺庙后院太小,相机甚至无法拍下它的全景。不过眼下这棵古树的“待遇”已经大大提升,寺庙对面建起了一座观景平台,后院也新整修出了一块平地,倒是方便游人从各个角度观赏了。
都说百塔寺的这棵古银杏有灵性,它的树叶黄的晚,每年到11月底、12月初才能见到满树金黄的场景。
树北还立有神龛,上面写着“南无药草树林神金莲宝位”。
藏在西安秦岭的古寺,无论多小,都有故事——百塔寺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这座看起来很小的寺庙,历史中却盛极一时。最鼎盛的隋唐时期,寺院占地千亩、殿宇鳞次栉比,寺僧上千人,古人更留下了“骑马过山门”的诗句。
东晋王羲之在百塔寺写下了《心经》石碑(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北宋苏轼游览终南山时也曾在这里住过一晚……
百塔寺的名字也颇有渊源,值得专门来说道说道。
百塔寺被奉为佛教三阶教的祖庭,原因便是隋代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圆寂后,弟子按“林葬”之制将其遗骨安葬于天子峪口,并建舍利塔。此后,三阶教僧众及信徒纷纷效仿,死后归葬祖师塔旁,墓塔逐年递增,后来便有了“百塔寺”之名。
时光荏苒,百塔寺也几废几兴。如今我们见到的这座寺庙,是1986年隆和老和尚带领僧众弟子重建的。
在古寺一隅,还保留着一座隆和法师塔。
从“骑马关山门”的千亩塔院,到如今的银杏孤影,昔日“百塔”留在山风里,待有缘人来听……
最后说一些旅游实用信息,想来的朋友可以参考:
坐标:西安秦岭天子峪峪口百塔寺
门票:免费
交通:自驾游直接导航即可;自由行可以从地铁2号线韦曲南站(B出口)坐332路、730路公交车,至“171研究所”下车,往峪口走就可以了。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