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感觉空气里都带着热气,心里就莫名长了草,总想着往外跑。今年的夏天尤其不一样,大家不再是简单找个山沟沟躲太阳,而是把“避暑”这件事,玩出了千百种花样。一场席卷全国的夏日出游盛事,就这样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这股挡不住的消费热情,正在用无数种新鲜的玩法,告诉我们夏天原来可以这么过。
你要问这股热潮到底有多火,数据从来不会说谎。你随便打开一个旅游软件看看,暑期的订单量,比起去年涨了一大截。就拿美团来说,订单量直接多了超过11%。天上飞机穿梭不止,地上火车呼啸疾驰,二者皆忙碌非常。到8月20号,坐飞机出门的人已经超过了1.17亿,比去年多了11%。铁路更夸张,光是7月份一个月,就送了4.23亿人出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其实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带着对放松和快乐的期盼,奔向远方。可以说,走出家门,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夏天里的“头等大事”。
而且,今年夏天还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面:大城市的人拼命往小县城里钻,而小县城的人,又满怀好奇地涌向大都市。你敢信吗?根据去哪儿平台的数据,今年七八月份,那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四五线小县城,酒店预订量竟然比之前暴涨了113%,就算跟去年比,也涨了24%,这速度把一线城市都甩在了后面。像吉林的延吉、贵州的荔波、山西的平遥,这些过去安安静静的小城,如今每天都迎接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客人。他们或许厌倦了钢筋水泥的热浪,不再痴迷于地标打卡,只想在陌生又淳朴的空气里,给自己的心降降温。
与此同时,小城里的人们也背起行囊,去亲眼看看课本里的故宫红墙,去感受上海外滩的流光溢彩。这种奇妙的“换城”旅行,就像一场有趣的化学反应,不仅让各地的旅游市场都活了起来,更让生活在不同节奏里的人们,在对方的日常中,找到了旅行的惊喜。
“避暑”和“清凉”,这两个夏日的老朋友,今年被彻底玩出了新高度。传统的玩法已经满足不了大家了。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部,“一路向西”成了最酷的旅行方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因气候凉爽、风景绝美,酒店预订热度一骑绝尘。开着车,花上十几天穿越壮阔的青甘大环线,或者挑战那条传说中的独库公路,成了无数人朋友圈里最想实现的梦想。
而在被称作“山地公园省”的贵州,避暑旅游更是玩得心跳加速,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在开阳县一个叫“猴耳天坑”的深坑里,他们建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秋千”,从92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感受极限失重。就这么一个项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居然超过了20亿次。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旅行,早就不只是看看风景了,而是“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奔赴一座城”。就像一个刚从秋千上下来的女孩说的:“太爽了!我似乎许久未曾见到这般勇敢且热烈的自己了!”
当然,世间之人,有逐刺激者,亦有求安逸者。如果说上天入地是勇敢者的游戏,那“窝囊旅游”的火爆,就温柔地接住了每一个只想“躺平”的灵魂。这种被网友们开玩笑说成“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走着”的低消耗玩法,恰恰戳中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在工作和生活里“卷”得太累了,旅行的时候,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放过自己。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省力”的旅行方式:爬山有“自动挡”的传送带,蹦极也变成了慢悠悠的匀速下降。在浙江安吉,一个只需要你穿着救生衣、安安静静躺在河里“随波逐流”的“窝囊漂流”,竟然意外地带火了一座县城。数据表明,安吉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涨幅超70%。部分热门度假酒店房源紧俏,想订到房间甚至得提前一周。这份看似“窝囊”的选择背后,其实是大家越来越懂得取悦自己,也是旅游市场对游客内心最深处渴望的一种精准回应。
白天玩得再尽兴,也别急着回酒店休息。夏天的精彩,唯有等到天黑才算是真正拉开帷幕。夜生活的火热,给夏日消费添上了一把最旺的火。在上海的豫园,古老的园林和现代的光影技术交织在一起,造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相比之下,贵州的甲秀楼在夜晚灯光的勾勒下,较白日更具古朴韵味。各地的夜市小吃、夜游的江船、夜场的演出,不仅成功地把游客的脚步留到了更晚,更创造出了全新的消费场景,让一座座城市的夜晚,都充满了诱人的烟火气和藏不住的活力。
更让人欣喜的是,如今的旅行,越来越有文化味儿了。众人不再满足于浮光掠影般拍几张照片,而是期盼在旅行途中,与历史、文化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交流。于是,“跟着课本去旅行”俨然成为了今年暑假最热门的亲子游主题。像北京、西安这般的古都,依旧是大众的首要之选。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常常转瞬即售罄,其预约之难,恰似抢购春运火车票。
在贵州,一个叫“红飘带”的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里,运用各种高科技,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在河北秦皇岛的海边小村北戴河村,游客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亲手体验蓝染布艺,感受一针一线里的匠心。此外,一场音乐节、一场体育比赛,皆可成为成千上万人奔赴一座城的缘由。这种“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的新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吃、住、行、游、购、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消费链。
说到底,这个夏天之所以如此热闹,一边是我们的需求变了,另一边是市场的花样多了。我们不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到此一游”,而是开始追寻更具个性、饶有趣味且富有文化韵味的深度体验。而各个地方,也都在绞尽脑汁,把自己的文化、商业、体育、农业等特色全都融合起来,变着法儿地创造出各种新奇好玩的项目。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西南的七彩云南;从繁华的沿海都市,到宁静的内陆乡村,一张覆盖全国的“清凉地图”已经绘就。每一个目的地,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独有的“凉资源”,变成独一无二的“热经济”。
这个夏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流动的风景,更是流动的经济,是流动在每个人心中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