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古道,就是古人行走遗留下来古路,在历史上形成并沿用至今的交通遗存,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蜀道等。这些道路不仅是商贸和军事通道,更是文明交流的纽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古人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足迹踏遍华夏大地,因此就留下许许多多神秘的古道。以前由于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求学科举,还是经商谋生,一般情况下,都是步行,只有极少数以动物力量来替代出远行。
所以在一些交通极为不便的地方,所遗留的古道丝丝可见,在山区,特别是位于要道口,古道的痕迹就非常明显。比如说秦古道,就是因地制宜,修筑的官道,虽然经过数千年风雨洗礼,直到现在,历史痕迹的依然能感受到,这些宝贵的历史脉络,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也有不一样的文明。在古时,科技不发达,供人们出行的道路,一般情况下,就是原始状态下形成的道路。时过境迁,以前老古道现在都变成户外爱好者,外出徒步健身旅游地。中国出名的古道非常多,以前的古道一般分为官道和野道,“官道”顾名思义,就是由官方组织人力财力来修建的道路,如这一类道路如现在国道一样。属于战备公路,日常老百姓也可以行走,战时可以行军打仗!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特别是山区,通常有一些特殊用处小道。
今天小编要说就是位于新疆无人区——乌孙古道,这个古道即使赤地千里,满眼无绿,仍然挡不住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徒步爱好者。乌孙古道全长120公里,虽然路程远,其实大部分人就是徒步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核心地段,大约15公里,这段路程一路可以欣赏到,冰川,河流,湖泊,湿地,草原,原始森林,景色还是非常漂亮的, 然而景色虽然迷人,一路却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还要防范泥石流,山体滑坡,雨雪天气。
新疆的气候比较特殊,昼夜温差非常大,素有:“早穿棉衣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之说,由于地处高原,高海拔,空气稀薄,对一个徒步的人来说,是非常考验人毅力的。乌孙古道要想完完全全走完全程,对于徒步者来说,体力与耐力要求极高,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和超强身体素质,建议不要去尝试,去挑战它,在大自然面前,保持一份敬畏, 胸怀一份谦卑,否则付出的代价极其昂贵。
全程徒步约112-120公里,每天需徒步20公里左右,一路上溪流特别多,要过河50-60次之多,河水冰冷刺骨,且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全都是且鹅卵石而且非常硌脚,对体力消耗极大。 复杂地形和变化多端气候,一路要过3个达坂(琼达坂、阿克布拉克达坂等),其中阿克布拉克达坂为急升板,路面狭窄陡峭,部分路段虽已改建为桥梁或溜索,但难度仍较高。这个典型高原山区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能达25度左右,晚上能到零下5到10度,需要备足保暖装备。
还有通讯移动基站非常少,是通讯的盲区,全程无网络信号,仅靠海事电话对外界联系,基本上的孤岛仿佛和人类隔绝。微信支付宝对不起,在这里统统无效,建议携带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补给点有限,需自备路餐(巧克力、士力架等高热量食物)及大概备6天份口粮。 随身携带的装备要求严格需准备中高帮防水徒步鞋、溯溪鞋、排汗衣、速干裤、冲锋衣、羽绒服等,建议使用舒适温标-10℃的睡袋。新手建议选择反穿路线(先难后易),逐步适应高海拔山形地貌的变化。
近一段时间,时常有安全风险,2025年7月因突发山洪已致2人死亡,458人被困的安全事件发生。乌孙古道一路上自然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天堂湖(阿克库勒湖)是乌孙古道的标志,湖面近4平方公里,呈靴子状,海拔3100米,湛蓝幽静,宛如明珠点缀其中。 人文景观:主要有黑英山东汉刘平国摩崖石刻、古栈道凿孔、营房遗迹、炮台、古戍堡、岩画、草原石人、古墓葬群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