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祈福圣地。儿时痴迷武打片《张三丰》《武当》,对武当山的神秘传说心驰神往。今年八月中旬(11日至15日),有幸参与咸宁市组织的劳模武当山五日疗休养之行,终偿夙愿。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古人将阴阳会合、天地冲合的元气称为“太和”。这座道教名山,地处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汉水上游南岸,属大巴山脉北延支系。它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朝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传为真武大帝道场,仙家栖息之地,其神秘玄妙,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导游介绍,武当山因常年云雾缭绕,故有“雾挡山”之称。这里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共同铸就了“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尤为奇特的是,72座山峰均向主峰天柱峰(金顶所在)倾斜,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其势如熊熊火焰。供奉于此的北方水神玄武(真武大帝),其形象常为龟蛇缠绕。
8月12日,我们乘坐大巴穿过武当山石牌坊,沿27公里蜿蜒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直抵金顶。沿途茂林修竹,溪流淙淙,鸟语虫鸣,令人心旷神怡。
车过逍遥谷,道路在磨针井处分岔:左行至琼台,可乘索道或徒步登顶(海拔跃升约1200米);右行通往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等景点,那是我们后续两天的行程。
车抵琼台,我们在“云外”餐厅稍作休整,补充热水,便直奔前方200米处的索道站。乘坐可容纳3至6人的循环式索道吊厢,约10分钟便平稳抵达山顶。置身其中,窗外白云擦身,群山仿佛匍匐脚下,顿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壮阔之感。
索道出口距海拔1612米的金顶尚有陡峭的数千级台阶。环绕金顶的古建筑群被城墙围护,其墙体设计巧妙:从外看内倾,从内看外倾,令人叹服古代工匠的智慧。听说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曾连下十余道圣旨,征调三十万军民,历时多年,依山就势修建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堂,共约二万七千间殿宇楼阁,且严令不得破坏山体。这份“天人合一”的环保理念,穿越时空仍熠熠生辉。漫步其间,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老与宁静,心灵倍感轻盈澄澈。
金顶之上,擎天一柱旁,人们虔诚地在焚帛炉前焚香祈福。穿过诵经堂,我们拉着软绳,攀爬近乎75度的陡峭天阶,终于登临金顶之巅。眼前金殿为明代建筑杰作,其瓦顶通体为铜铸鎏金(注:并非纯金打造)。面对这历经风雨的古建瑰宝,静立良久,心中充满敬畏,亦感佩古人“人定胜天”的伟力。
太子坡的四大奇观引人入胜。其一为“十里桂花香”:古道上百年桂树夹道,台阶以五至九级为一组,每组台阶间夹一段平路,皆由古青石铺就。上行望去只见台阶,寓意“步步高升”;下行望去亦只见平地,象征“平步青云”。其二是“一里四道门”,四门虽相对,却有“九曲黄河墙”巧妙守护风水。太子读书殿内,“一柱十二梁”的精巧结构,利用一根立柱支撑十二根梁枋,其力学智慧至今令人拍案叫绝。太子坡后方四合院,曾是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遥相呼应,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
相传,真武大帝少年时在太子坡修炼,久不得法门,心灰意冷欲下山。行至磨针井,见老妪(注:传说为紫气元君化身)以铁杵磨针,问其能否成功。老妪答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真武大帝深受触动,返山潜心修炼,终得道成仙。传说其道成之时,有乌鸦引路,黑虎巡山。
通往南岩宫的古道,条石上回响着数百年的足音。过南天门,沿两棵参天古银杏旁的小径前行约200米,经脚登老虎岩,便至南岩宫。这里的宫殿融合了元明建筑风格,主殿正逢大修。我们绕至主殿后方,观赏那嵌于绝壁之上的侧殿。岩壁上镌刻的“福、寿、康、宁”四字,寄托着美好祈愿,吸引游人驻足留影。继续上行,可见绝壁外凌空伸出一尊石雕龙头香炉。旧时信众冒险敬香,坠崖者众,故今已严禁上香。遥想当年,先民如何在万仞绝壁之上运料施工、筑殿安基?张三丰在此修道,屡拒帝王征召的传说……武当山作为“天下第一仙山”道场,其神秘深邃,可见一斑。
景区入口不远处,新建的大型实景剧场、广场及文创美食街区,每晚以无人机秀、烟花秀和大型情景剧《武当一梦》震撼上演,令人“一目千年”。《武当一梦》以人物王小凡的成长为主线,巧妙融入武当胜景与道教文化精髓,观之如身临其境,叹为观止。
武当之行,福寿康宁。来吧,探秘神韵武当,寻源碧水丹江,领略车城风采,带回福寿安康!这座以“旅游+太极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美丽山城,定让您问道而来,修道而留,悟道而行,得道而归。
如今,荣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仙山,怀抱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万顷碧波,正以山为经,以水为纬,织就一幅疗愈身心的壮美生态画卷。(胡剑芳)
编辑:赵雯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