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以“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和林格尔举行。当日,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揭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员单位”揭牌成立。区内外有关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百余人莅临活动现场。
活动旨在展示和林格尔县在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及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果,彰显地方文化底蕴;聚专家之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文旅融合,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科研、教育、游憩功能,带动周边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17日,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现场。
据了解,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460公顷,坐落其中的黄河几字弯北岸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土城子遗址及地上明城墙遗址,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等历史时期,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是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延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见证了中华文明在北方草原2000余年繁荣与变迁,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力印证和促进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行政村北1.5千米处,目前,成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重要节点,被国家文物局获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累计投资5.6亿元已建成文化展示区、遗址核心区和辽文化公园三大片区,其中文化展示区新建遗址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升级盛乐博物馆,馆藏文物1608件(套);遗址核心区以3800亩本土农作物大地景观创新展示“四城嵌套”格局,7.6公里环形栈道串联中城、文化层断面等10处展示节点;辽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墓葬考古成果,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构建起集科研、教育、游憩于一体的北疆文化新地标。
8月17日,外地游客站在观景台眺望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荣誉副秘书长陈寿田介绍说:“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它与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文明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延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是研究内蒙古边疆地区古代社会历史以及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迹,是我国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最好见证。”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单位的专家们纷纷表示,非常愿意与各方专家合作,以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为契机,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学习良渚、泥河湾、凌家滩、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经验, 共同将和林格尔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皇甫秀玲
新闻编辑:郭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