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一区、两带、六点”
“五水四脉”
“三大风貌区”
“一轴一环,两心两区四廊”
……
在《梧州市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中
对于保护梧州市的自然与历史文化
塑造特色魅力空间
提出了不少亮点规划
一起来看看未来保护和发展的方向——
梧州骑楼城 黄丹婷 摄
在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方面
构建“一轴、一区、两带、六点”全域联动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体系。
“一轴”为岭南历史文化遗产轴;
“一区”为市域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特色景观区;
“两带”为桂江—西江—浔江—北流河文化遗产带和茶船古道文化遗产带;
“六点”包括河东历史城区、石桥镇、六堡镇、筋竹镇、蒙山镇、岑城镇,是全域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的重点。
玫瑰湖公园 何鎏 摄
在构建魅力空间总体格局方面
严格保护全域“五水四脉”的山水格局。“五水”为全域内重要的河流水系,包括浔江、西江、桂江、北流河、蒙江;“四脉”为全域南部和北部重要的山脉,包括大瑶山余脉、天洪顶山脉、石表山山脉、云开大山余脉。
整合市域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构建“一带一轴一环、四单元多节点游道网”的全域魅力空间体系。一带:西江多元历史文化游览带。一轴:梧州生态人文游览轴。一环:自然山水生态休闲游览环。
四单元:包括“大瑶山—金秀瑶族历史自然复合型单元”“苍梧历史人文单元”“岑溪山水养生自然景观单元”“梧藤历史自然复合型单元”。
多节点:包括梧州都心魅力节点、苍梧历史魅力节点、蒙山大瑶山魅力节点、藤县西江生态魅力节点、岑溪山水田园魅力节点等。
游道网:沿魅力空间建设的具有历史文化底蕴、风景优美的魅力游道网,充分串联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主题旅游空间,完善风景道体系。
航拍视角看梧州鸳鸯江 陆江鸿 摄
在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方面
划分三大风貌区,包括北部山体生态乡村风貌区、中部江河田园城市风貌特色区、南部山体生态乡村风貌区。
北部山体生态乡村风貌区(沿山地区)重点突出六堡茶特色小镇、丝绸小镇、夏宜瑶乡特色小镇三个意象明确的风貌形象区,强化山地特色大地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山地观光休闲的小镇聚落。
中部江河田园城市风貌特色区(滨水地区)重点突出河东历史城区、苍海新区、长洲生态岛、太平狮山等意象明确的风貌形象区,强化山环水绕的大地景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低碳的人居环境。
南部山体生态乡村风貌区(沿山地区)重点突出岑溪山水宜居城市、生态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生态产业园等意象明确的风貌形象区,强化山地特色大地景观、山地观光休闲、集聚生态的小镇聚落。
六堡镇合口茶船古道码头 潘绍珊 摄
在打造大湾区宜居宜游后花园方面
构建“一轴一环,两心两区四廊”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生态康养与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轴:依托西江多元历史文化廊道,构建自然文旅交融发展轴;
一环:自然山水生态游览环;
两心:包括以河西片区为主体的“历史人文展示中心”和以长洲岛、玫瑰湖和苍海湖为主体的“滨水休闲体验中心”;
两区:包括江北旅游康养发展核心区、江南旅游康养发展联动区;
四廊:包括以323省道、梧柳高速和321国道为依托往蒙山及桂林方向的“丝路风情旅游发展廊”,以包茂高速(G65)和桂江为依托往贺州方向的“山水田园旅游发展廊”,以207国道为依托往贺州方向的“茶道养生旅游发展廊”,以包茂高速(G65)为依托往岑溪方向的“山地休闲旅游发展廊”。
记者:黄丹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