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峨眉山,说一件开心的事:“峨眉山取消强制消费了!”
可再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心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愉悦。

前段时间刷到“峨眉山取消强制消费了”这事后,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作为被景区“分段收费”坑过的人,我立马点开看。
结果差点气笑了:说是取消捆绑售票,实际下单时还得手动取消勾选,言外之意。你要是稍不注意,可能还会陷入套路里面。
这事得从上个月说起。
有个网友晒出账单:爬趟峨眉山,门票160+观光车90+索道65+香花券10+山上吃饭150,不算住宿就花了475!
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比去趟泰国还贵”,有人吐槽“这哪是旅游?是给景区打工”。
估计是骂声太大,四川突然发文,要求景区取消“门票+观光车”捆绑销售,这下大家都以为“春天来了”。
我特意托最近去峨眉山的朋友探了探路,结果更扎心:现场买票时,工作人员还是会“好心”推荐“全套套餐”,说“单独买更贵”;
徒步道的指示牌依旧跟捉迷藏似的,好多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最绝的是山上的物价,矿泉水还是12块,泡面涨到28了,老板理直气壮:“运上来不容易,嫌贵别买啊!”
为啥景区敢这么“阳奉阴违”?说白了,还是“门票经济”依赖症没治好。
有一组数据,说是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游客少了14万,收入降了10%,这时候不琢磨着怎么搞好服务,反而变着法从游客兜里要钱,这不就是“渴了喝海水”——越喝越渴吗?

有人说景区也难,山路维护要花钱,员工要发工资。这话没错,但赚钱得走正道啊。
你看人家张家界,搞了玻璃栈道、高空秋千,游客愿意为这些特色项目掏钱;再看西湖,免费开放这么多年,周边消费带火了多少生意?
可峨眉山倒好,守着“天下秀”的金字招牌,却把心思全花在怎么设卡收费上。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我记得我第一去的时候,在雷洞坪遇到个挑山工,大爷说他每天背20斤水上去,只能赚30块,而小卖部一瓶水能卖12块。
“景区不让外人随便上去卖,说怕影响管理,结果他们自己卖这么贵。”大爷的话,比山上的冷风还让人寒心。
现在景区也搞了点新花样,什么“冰雪温泉季”“禅修体验”,听着挺时髦,实际还是换汤不换药——想参加?先交几百块“体验费”。
倒是徒步的人越来越多,上半年涨了110%,大家宁愿累点,也不想当“冤大头”,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说了这么多,给想去的朋友划重点:最近去峨眉山,这些事要注意——

1. 买票看清楚:官网下单时,一定要把不需要的项目手动取消,别被“默认勾选”坑了。
2. 旺季别去挤:节假日不仅人多,物价还会涨,非旺季去,门票便宜几十块,体验还好。
3. 找当地人问:山下的农家乐老板都知道小路,问问他们怎么走近,能省不少事。
4. 别怕麻烦:遇到强制消费别忍气吞声,现在政策严了,你硬气点,他们反而怂。
其实大家不是不愿为美景花钱,是不想花得不明不白。峨眉山要是能把收费说明白、把服务做到位,哪怕价格贵点,大家也认。
就好比你去饭馆吃饭,明码标价的菜再贵,也比结账时突然冒出“服务费”“茶水费”强。
峨眉山,对于我来说,是小时候看《倚天屠龙记》里面峨嵋派的英武气质;是亲眼目睹云海时的心潮澎湃;同时也是知晓套路后内心的五味杂陈。
希望有一天,景区的套路可以少一点,真诚可以多一点。到那时,我想我会二刷的。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互动】你在旅游时有遇到过哪些套路吗?欢迎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峨眉山# #峨眉山旅游# #四川峨眉山# #四川旅游# #头条带你游四川# #夏日生活打卡季#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