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齐三石 散文视角 湖北
傍晚路过一个不大的饭馆,样子和其他吃饭的地方差不多,稍特别的是门口用醒目的字写着“始于2012”。此时灯光已经亮起,这几个字带着发亮的金边,熠熠生辉。
我有点好奇,一般写“始于某某年”的都是百年老店,像中华老字号那种,夸张点的可能会追到1573,摆在外面让人看,证明自己的品质和根基。一个2012年才开的店凑什么热闹呢?它有亮历史的底气吗?
它还真有。屈指一算,2012年到现在也有13年了。实体经济不容易,一个饭馆能开十多年,说明它还是有点东西的。
我们对时间容易产生错觉,仿佛2012只过去了十几天,以为和历史不沾边,但实际已过去了十几年。如果将“始于2012”换成“13年老店”,感觉可能瞬间就不一样了。
我们调侃某些地方缺乏底蕴,常说它“没历史硬造”,但哪段历史不是人创造的呢?
今年去了一次古隆中,这里自然是以诸葛亮故事为主的,但三国距今已经1745年,除了那些山头,哪里还能找到三国的真迹呢?但这里也不全是新东西,还有不少清代建筑,游客仍能感受到一些历史的气息。
然而,古隆中最著名的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距今132年,相对于1745年的漫长跨度,也是不折不扣的新建筑,但到了今天,谁能否认它的历史性呢?
可以肯定地说,当初建造时,人们并没有觉得是在建一个历史建筑,他们只是单纯建了一个新牌坊,或许是怀古,或许是附庸风雅,总之没人将它和历史等同。而且不排除当时就有人讥讽,“尽造些新东西糊弄人”,但一百多年过去,它已变成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按此道理,我们今天各处建的很多东西,如果保存得够久,将来有没有可能也是历史建筑呢?当然,评价可能有好有坏。
实际上,历史真就是人创造的。
但创造不同于编造,不是从现在往前面杜撰,而是从现在开始做一点新事情,留一个新印记,讲一段新故事,让它们向将来延伸,自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历史。
饭馆“始于2012年”并不可笑,谁知它是否会成为新的百年老店呢?毕竟,现在的百年老店当初也都是新店。
如果翻遍史书仍找不到蛛丝马迹,那干脆别翻了,自己动手造一段历史吧。让历史就“始于2025”——现在正好2025呢!
齐三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