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简介
原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新乡市,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常住人口65.2万人。
原阳县地势平坦,海拔在72-84米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600毫米。
黄河沿县境南界流过,境内有天然渠、文岩渠等河流,水资源丰富。
二、主要景区
玲珑塔景区,位于原阳县原武镇,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为六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7米。
塔身雕刻精美,每层都有券门、佛龛和精美的砖雕图案,展现了宋代高超的建筑技艺。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陈平祠,位于原阳县阳阿乡,为纪念西汉名相陈平而建。祠庙始建于汉代,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祠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碑刻20余通,详细记载了陈平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功绩。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祀活动,吸引众多陈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
博浪沙景区,位于原阳县齐街镇,是张良刺秦遗址所在地。
景区占地面积200亩,建有张良塑像、博浪沙纪念碑、历史文化长廊等设施,通过雕塑、碑刻等形式再现了张良博浪沙击秦的历史场景,是了解秦汉历史的重要场所。
黄河湿地公园,位于原阳县南部黄河沿岸,总面积达5000亩。
公园内生态系统完整,有维管植物68科217属312种,鸟类16目42科15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等。是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三、特产美食
原阳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得益于黄河水灌溉和特殊的黄河沉积土壤,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蛋白质含量达8%以上。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2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原阳凉粉,传统地方名吃,已有百年历史。选用优质绿豆淀粉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凉粉晶莹剔透,口感爽滑,配以芝麻酱、蒜汁、香醋等调料,酸辣开胃,是夏季消暑的佳品。
烩面,原阳特色面食,选用优质小麦粉手工抻拉成宽面,配以羊肉、羊骨熬制的高汤,加入木耳、黄花菜、豆腐丝等配料,汤浓面筋,味道鲜美,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日常美食。
黄河鲤鱼,产自黄河原阳段,因水流湍急,鲤鱼金鳞赤尾,体型健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干炸、红烧或做成鲤鱼焙面,是宴席上的压轴大菜。
四、历史人文
原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朝时置阳武县,西汉时置原武县,1950年两县合并为原阳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里是张良博浪沙击秦的发生地,也是众多成语典故的起源地。
原阳县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的滋养孕育了这里独特的农耕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境内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等文物,见证了原阳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还是著名的成语之乡。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成语就源于此地。原阳县高度重视成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有成语文化园,定期举办成语大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成语文化之乡。
五、 知名人物
陈平(?-前178年),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家。在楚汉战争中屡出奇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汉朝建立后,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在巩固汉朝政权、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张苍(前256-前152年),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数学家。曾任丞相,主持修订历法,制定度量衡标准。在数学方面也有很深造诣,对《九章算术》的整理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周勃(?-前169年),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在楚汉战争中屡建战功,汉朝建立后任太尉,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文帝,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人,原阳是其主要活动地。毛遂自荐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他勇于自荐、胆识过人的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六、结语
原阳县,这座千年古县,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感受其独特魅力,品尝原阳大米的香甜,体验黄河文化的厚重,共同谱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你和原阳的故事,还在继续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