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一提起海南三亚,人们的脑海里总会第一时间铺开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海滩画卷——澄澈如宝石的碧海拥着细腻似绸缎的沙滩,浪花轻吻岸边,椰树在风中摇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亚其实并非只有海滨区域,在它的版图上,其实还藏着大片连绵的山区。这些山区因不与海为邻,过去很少出现在游客的行程单上,却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些天,我在三亚游玩时,就特意抽出时间,去探访了位于天涯区的“槟榔村”。早就听闻它是三亚小有名气的“明星村”,不少名人都曾专程前来打卡,这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虽说“槟榔村”不临海,却紧挨着三亚市区,不过几公里距离,驾车十几分钟便能抵达,交通十分便利。
“槟榔村”的名字颇有来历,既因村子依傍着蜿蜒的槟榔河,也因这里盛产槟榔树。走进村子,随处可见亭亭玉立的槟榔树,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纯黎族行政村。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也是岛上极具分量的少数民族之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所以来到这里,除了能沉醉于槟榔河两岸的田园风光——河水潺潺流淌,岸边草木葱茏,偶有村民划着小船悠闲而过,还能沉浸式感受浓郁的黎族风情,仿佛走进了一座鲜活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听村里的老人说,“槟榔村”以前曾经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泥泞的土路、破旧的茅草屋是常态,日子过得紧巴巴,真可以算得上“穷得叮当响”,不少村民为了生计,都会选择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但随着三亚旅游业的飞速崛起,“槟榔村”凭借着靠近市区的优越地理位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的村子,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旧貌换新颜,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
曾经外出的村民们,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选择回来扎根,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不仅如此,许多在三亚市区工作生活的外地人,也被这里的宁静与便利吸引,选择在此定居。现在的“槟榔村”,外地人与本村村民的人口比例几乎达到了1:1,这样的情况在三亚的山区里可不多见,足见村子的吸引力。
我们先去了村里的黎族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地黎族村民过去使用的各种农具——锈迹斑斑的犁、沉甸甸的锄头、精巧的竹编簸箕,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用具,比如粗布缝制的衣物、古朴的陶罐。看着这些物件,仿佛能看到过去黎族同胞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在屋内生火做饭的场景。很难想象,就在几十年前,他们还过着如此清贫艰苦的生活,与现在的富足舒适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心生感慨,为时代的变迁而赞叹。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槟榔村”正在开发的新区。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高档整洁的别墅楼整齐排列,红瓦白墙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亮眼,庭院里种着各色花草,环境清幽雅致。这样的住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更何况,这还是在寸土寸金的三亚,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槟榔村”的村民们无疑是幸福的。
短短几十年,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贫穷小山村,蜕变成如今备受瞩目的“明星级”现代化农村,三亚市天涯区的“槟榔村”用它的变迁,书写了一段发展的传奇。这背后,既是国家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也是当地群众勤劳奋进、不甘落后的结果。而我们这些外地游客,也因此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三亚——它不仅有海的浪漫,还有山的厚重与乡村的新貌。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想来看看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