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清晨,我和朋友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湖州及太湖古镇两日游的旅程——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九九家办退休俱乐部的旅行活动,心里满是新鲜与好奇。
集合时发现,同行的老同志们情况不太一样:一部分人和我们一样是首次参与,脸上带着些许拘谨;另一部分则已是俱乐部的“老朋友”,已经参加过两三次活动,熟稔地互相打招呼。起初大家还略显生疏,各自坐在座位上整理东西,但没过多久,话题就自然而然地围绕“退休生活”展开了。相似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车厢里气氛活跃多了,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途中,新老朋友彻底放开了话匣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退休后如何安排时间:有人交流学习书法体验;有人畅谈参加合唱团感受,还有人谈论接送孙辈烦恼。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话语里满是对退休生活的满足。车上九九家办同志还让,会唱歌老同去激情演唱。就这样温馨的交流和美丽歌声,悄悄地融合揉合在一起,车上充满了快乐和笑声。
车行数小时,太湖古镇的影子便从窗外掠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果然是一派江南气象。
午餐后,我们踏入古镇。太湖古镇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区童家村,西区江夏打。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两旁的店铺悬挂着蓝印花布招牌,随风轻轻摆动。八月的阳光透过廊檐,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们这群银发游客,漫步在巷弄之间,不时驻足拍照。古镇依水而建,河道纵横,时有乌篷船划过,船娘唱着吴侬软语的小调,音调柔软得仿佛能融化在太湖的水波里。
随后参观了“南浔非遗”展览,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善琏湖笔厂。这家创建于1956年的老厂子,至今仍保持着传统制笔工艺。我们亲眼目睹了老师傅如何选料、梳毛、定型,每一道工序都极尽精细。原来一支上好的湖笔,要经过72道工序方能制成。有老同志感叹道:“现今用笔写字的人少了,这样的手艺能传下来,真是不易。”众人纷纷颔首,在智能手机遍地的时代,我们对这些渐行渐远的传统工艺,忽然生出了别样的珍重之情。
下午四时光景,抵达下榻的宾馆。稍事休息后,四时三十分,九九家办俱乐部在宾馆大厅举办了产品介绍会。主办方颇为周到,不论买与不买,都一视同仁,蔼然相待。抽奖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中奖的老人们笑得如同孩童。晚餐菜肴丰盛,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皆鲜美异常。我们一桌十人,边吃边聊,仿佛多年老友重逢。
次日清晨,早餐后便前往“绿腾仙芝庄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的生产工艺与功效,言语恳切而不迫人。买与不买,全凭自愿,最后还赠送了每人一份小礼品。我暗忖,这般营销方式,既通达人情,又不失体面,颇合我们这些老年人的脾胃。
此番旅行中,最令人称道的是负责我们这桌的霍佳怡老师。这位约莫三十出头的姑娘,对我们十位老同志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不仅记得每个人的姓氏,还能细心地察觉到谁需要添茶,谁需要帮助。有位老同志对行程安排不甚明白,她去解释时,总是俯下身来,耐心地一遍遍说明,直到对方完全明白为止。她的尊重与关爱并非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这在当今年轻人中实属难得。
两日时光倏忽而过。回程车上,大家互留联系方式,约定日后一同出游。我看着窗外流转的风景,忽生感慨:退休之后,生活圈子日渐缩小,然而走出去,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依旧精彩。山水可以怡情,新知可以悦性,即便是短暂的两日之旅,亦足以让心灵放飞,让身心愉悦。
人在旅途,不独为览山水之胜,更是为了在行走中丰富人生,增长见闻,陶冶性情。朋友们,得空不妨多出去走走,无论远近,风景总在远方等待着。
太湖古镇景致
南浔“善琏湖笔厂”风貌
湖洲风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