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碧水穿流。在时光长河的涤荡中,芦山犹如一颗镶嵌于川西大地的明珠,静默地承载着历史的峥嵘与时代的厚重。这是一片被红色文化浸润的土地,也是一方历史风云交汇的舞台。
回望峥嵘往昔,红军长征的足迹曾在这里铿锵回响,乐以琴的英雄事迹如星光璀璨照亮长夜,红军长征石刻标语陈列馆中的每一道刻痕,都在无声地述说着革命的壮丽诗篇……如今,炽烈如夏的红色文化,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奔涌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
赓续红色血脉 让红色文化更“活”
芦山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每一处革命旧址、纪念场所,都是一本鲜活的历史教材,蕴藏着深厚的政治智慧和精神滋养。
走进红军村,仿佛重返“丹心碧血写春秋,姜城大地铸忠魂”的烽火岁月。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中,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文字,缓缓铺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这里曾是程世才、李先念指挥青龙场战役的地方,历经沧桑,仍弥漫着当年的英勇与坚定;红军标语碑廊中,虽经风雨却依旧遒劲的墨迹,不仅是长征的宣言,更是军民鱼水情的深刻见证。
雨后初晴,芦山的天空常现彩虹。那是乐以琴与他驾驶的2204号战机,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走进乐以琴生平事迹暨乐氏家风展,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讲解员动情讲述着乐氏家族“忠、孝、勤、俭”的家规,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留下了英雄最后的微笑。乐近刚作为家风传承人,每年进行数十场宣讲,让“忠孝勤俭”的价值理念和红色精神,穿越时空,感动每一位听众。
深挖红色资源 让红色文化更“行”
近年来,芦山不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红色寻根与研学路线,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年5月,四百余名芦山学子徒步5公里,走进龙门镇红军村,在行走中感知长征精神。通过缅怀先烈、参观旧址、聆听故事,孩子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盛夏时节,荷香清逸。龙门镇古城坪村红三十军总司令部旧址内,一场“微党课”正在开展。这里不仅有红军标语碑廊,还有红军工农小学、长征烈士纪念广场等,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古城坪红军村。
如今,“走一段红军路、访一个红军村、吃一餐红军饭”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大家在龙门品尝“红军醪糟”,在禾茂田园重走运粮道,在行走与阅读之间理解长征,让红色IP真正转化为惠民实效。
据统计,今年以来,古城坪红军村、红军长征纪念馆、乐以琴家风馆等红色研学基地已举办活动15场左右,累计接待学生近千人次。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新时代迎接挑战、迈向未来的精神源泉。历史在这里不是静止的陈列,而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活水;精神不是教条的字句,而是融入血脉的基因密码。从红军村的烽火记忆,到乐以琴家风馆的家国情怀,从石刻标语的革命宣言到金丝楠馆的匠心传承,芦山正以“研学+”为主线,将散落的红色地标串联成璀璨的文旅项链。当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当绿水青山与革命记忆交相辉映,芦山正在用红色笔墨,书写出一张崭新的文旅融合时代答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