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阅读量已超过600亿次!9月15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
时间回拨至2023年春节,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旅游火出圈,“一半中国人在云南”一度刷屏网络。当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委主要领导首次推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并用“六个限量版的惊喜”和“五种旅游时尚”的生活叙事,让更多人看到云南的美。比如,云南有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红嘴鸥漂洋过海的春城之约,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泸沽湖的雨过天晴这般色,还有朝发夕至游老挝的“澜湄快线”,这便是云南独有的“限定版”惊喜。
有着“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更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诸多美誉,近年来围绕“守护好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打造了云南的一张张文旅“金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活动现场,来自昆明、玉溪、楚雄、昭通、红河、曲靖、普洱的文旅推介官,分别围绕当地的文旅特色产品进行推介。其中,昆明文旅推介官介绍,这个暑期昆明共接待游客1.11亿人次,同比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5.3%。楚雄文旅推介官从“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出发,全面推介了楚雄独特的文旅资源。此外,昭通文旅推介官则推介了4条极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分别是历史文脉寻踪之旅、红色初心传承之旅、秋景摄影采风之旅、自然生态休闲之旅。
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有着“云南北大门”之称的昭通市,拥有不少“宝藏”资源——这里是600万年前古象繁衍生息的“古象之邦”,是上千只黑颈鹤越冬的“生命驿站”,是夏均温20℃、冬暖如春的“康养秘境”。此外,这里还有100万亩苹果园缀满山野,500公里高峡平湖映照着三大水电站雄姿。
位于昭通市巧家县的白鹤滩水电站,仅次于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已建成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水电站大坝的建设,在巧家县境内造就了从坝址大寨镇延伸至蒙姑镇长达100余公里的“高峡平湖”壮丽景观。站在白鹤滩水电站观景台上,采访团内发出阵阵赞叹声:“这样的‘高峡平湖’景观,太壮观了!”如今,临近中秋国庆佳节,巧家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当地用行动给出的答案是,除了文旅的“热度”,更应该有生活的“温度”,即从游客的“远方”延伸到百姓的“日常”,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位于巧家县的巧家滨江休闲运动生态廊道便是其中代表。
这条18公里长的生态廊道,依托金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临江18公里岸线精心打造成为“山、水、城”一体化的湖滨公园,成为云南旅游的新亮点,同时融入了城市配套等功能。“这里完全颠覆了我对云南旅游的传统印象。”一名媒体达人站在观景平台上,一边调整着相机镜头,一边感叹道,“谁能想到在金沙江畔还藏着这样一块宝地,既有绝美的江景,又有完善的休闲设施,简直是个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今年3月,云南省委主要领导致信网友,表示愿做“旅居云南”的首席推荐人,邀请大家旅居云南,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这一邀请旨在让更多“客人”变成“家人”。今年起,云南提出以旅游升级为牵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吸引更多省外、境外游客来云南。比如,全力推进“旅居云南”三年行动,以旅居丰富旅游业态。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居云南,成了“新云南人”,让云南从“打卡地”变成“心安处”。如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旅居者,在云南做文创、开书屋和咖啡馆、搞农产品带货,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旨在增强“旅居云南”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吸引全国更多游客到云南旅居度假,领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幸福和美好。9月16日至20日,参加活动的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分为6个小组,分赴玉溪、楚雄、昭通、红河、曲靖、普洱等6个州市,展开深入的采风调研活动,沉浸式感受“旅居云南”的魅力。
原标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阅读量超600亿次!这究竟是种怎样的生活?》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任俊锰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洵 江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