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在丽江古城智慧小镇的建设中,将网络安全视为数字赋能的核心基石。近年来,丽江古城主动融入“数字云南”建设,深入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全面实施丽江古城智慧小镇建设,同时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实现智慧化建设与安全保障协同推进,为游客打造安全、便捷、优质的游览体验,让世界遗产在数字赋能下焕发新活力。
焕发古城新貌,数字赋能升级游客体验
夜幕下的丽江古城有着别样的景色,四方街上的灯火渐次亮起,与潺潺流水相互映衬,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在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大水车前的十字路口,游客张先生站在丽江古城导览屏前,研究着出行路线。与此同时,上方的数智指路机器人不再单一地指向一个方向,而是依据系统设定,定时旋转以指示不同的路径。
这样的场景,正是丽江古城智慧旅游建设的缩影。据介绍,在古城玉河广场、四方街等核心区均安装了数智指路机器人、丽江古城导览屏等智能设备,实现智能交互、数智导览导航及旅游路线推荐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了景点介绍、餐饮住宿推荐等服务,并通过智能系统收集的数据,更好地分析了游客行为模式,并据此调整景区内的资源分配和服务安排,提高了旅客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导览系统传播了丽江的特色文化及纳西族民族文化。
即便已经过了“暑期”,但丽江古城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为保证游客体验与文物安全,我们设置了日游客量和瞬时游客容量值。在每年的暑期旺季、国庆、春节等旅游高峰期间,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实时监控人流量,并利用电子屏、引导屏、智慧广播等设施做好景区提示和引导,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应急组织能力,确保景区游览秩序安全有序。”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张业兵说。
此外,丽江古城还部署了多项便民系统,包括智慧厕所、智慧导游导览、智慧停车场等创新应用,以及对水质、噪音、火灾隐患的实时监测。在古城四方街等人流密集区设有24小时智能急救站点,游客还可以通过扫码或刷身份证免费领取创口贴等急救药品,免费借用轮椅、担架等器械。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为游客带来了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夯实数字底座,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近年来,通过实施通信管网改造、信息系统专用电力箱建设以及通信基站深耕补点等项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建成集网络中心、设备中心与数据中心于一体的模块化中心机房,构建了涵盖机柜系统、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体系,全面支撑智慧小镇在数据承载、交换、处理、融合与共享等方面的需求,为智慧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网络数据基础。
张业兵介绍,在管理方面,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持续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检自查,对网络设备与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严格执行网络安全制度,规范信息化安全人员的日常操作与记录保存,加强系统运维与定期巡检,并建立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在技术防护层面,通过部署防火墙、等保一体机、EDR杀毒软件、态势感知监测平台、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等硬件安全设备,实现实时监测与有效防护,构建了由机房运维单位、网络安全运维单位及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我们积极推进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评估与等级保护测评,目前已完成20个信息系统的等保备案工作并获相应证书,其中19个系统完成二级等保测评,公共安全管控系统更完成三级等保备案与测评,全面强化网络安全防线。”张业兵说。
此外,在重要时间节点及节假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组织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开展“7×24”小时值班运维,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严格执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按事件类型与影响范围明确启动流程与响应等级,有效规范信息系统密码安全管理,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