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张萌)傍晚的尧梦公园,晚风裹挟着荷花的清香掠过人群,家住黄金水岸小区的樊先生正举着手机,为家人与满池绽放的荷花合影。这座2024年6月开放的大型公园,仅用一年多时间便成为运城人心中的“宝藏地”。公园管理团队负责人近日谈及公园的规划与运营,字里行间满是对“让公园活起来”的执着。
尧梦公园门口处。
从“绿地”到“生活场”功能叠加藏着民生温度
傍晚的步道上,老人摇蒲扇闲谈,年轻人在球场奔跑,孩子们追逐嬉闹,空气中草木清香与小吃香气交织——这正是公园规划时希望实现的图景。
“我们要建的从不是供人远观的‘盆景’,而是能走进去、动起来、活起来的城市客厅。”负责人望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感慨道。
318.9亩的园路与运动场地里,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设施一应俱全;4处停车场配356个车位和116个充电桩,解决了“开车来玩却没地方停”的难题;出入口的商业街区、咖啡厅更是让“逛公园”变成了“一站式休闲”。就像市民樊先生口中的“离得近、啥都有”,尧梦公园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偶尔光顾的景点。
公园内篮球场“热火朝天”。
让尧帝故事“走”出史书,文化不是标签,是可触摸的日常,作为“尧帝故里”的公园,如何让文化不沦为冰冷的符号在尧梦公园,答案藏在每一处景观细节里。
市民查看尧梦公园地图介绍。
以尧帝丰功伟绩为主线的景观轴上,“尧帝访贤”再现先贤求贤若渴的典故,“欲谏之鼓”做成可互动的实体鼓面,老人会给孩子讲“尧帝纳谏”的故事,孩子忍不住伸手敲响鼓面;“和合智慧”节点旁立着扫码听故事的牌子,散步的市民随手一点,便能听见远古的智慧回响。“连荷花池都有讲究,”负责人笑着说,“荷花象征高洁,暗合尧帝以德化天下的理念,市民拍照时,不知不觉就接触了文化。”
旺季里的“平衡术”热闹不扰秩序 人气不失品质
七月荷花盛放,公园日均游客量突破8000人,傍晚时分更是摩肩接踵。如何在热闹中保持秩序,管理团队的秘诀藏在细节里。“荷花池周边加了20名保洁,随时清理垃圾;运动区设了‘噪音提示牌’,避免打球声打扰休息的老人;商户延长营业时间,满足游客吃喝需求。”负责人介绍,针对附近居民多的特点,公园还调整了夜间照明,让晚归的市民走得安心。
谈及即将到来的粉黛乱子草花期,他眼中有期待:“9月那片粉色花海会更美,我们计划办场摄影展,让市民镜头里的公园,成为运城另一张名片。”
重构城市空间 生态、文化、经济深度融合
“公园的价值,远不止于休闲。”负责人站在观鸟塔下,望着1059亩的水体与1161亩的绿化说,这片生态空间调节着城市气候;周边商户因公园人气增收,是经济价值的体现;而邻里在此相遇、交往,更让公园成了“社会粘合剂”。
图为公园指示牌。
从单纯的“绿地共享”到“功能叠加”,尧梦公园打破了传统公园的局限。“我们想做的,是让公园成为城市的‘活力引擎’。”负责人说,当文化可触摸、生活有温度、生态能感知,这座公园便真正实现了“为城市注入新活力”的初心。
黄昏的帷幕徐徐垂落,归家的市民踩着步道斑驳的树影悄然散去,身后的尧梦公园光影交错、动静相生,承载着城市对诗意栖居的永恒追寻,亦见证着现代文明与自然肌理的深情对话,在每一盏明灯里都跳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本真的渴望与期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