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ès Clotis
一场远离日常生活的旅行,是为了体验人生的另一种风景,然而在旅游及景观建筑行业日渐趋同的发展境况下,“标准化”的古镇和简单复制的旅游商业却磨灭了这种远行的愿景。“响应环境”这个词虽然在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颇为常见,但每每面对那些同质化的仿古建筑和非遗文化的生硬堆砌,我们都不禁在内心发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地域性?
△瑞典自然保护区观景塔 White Arkitekter
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多样性恰恰体现了设计的魅力所在。在邻国日本,不匆忙、不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设计方法体现在草甸乡间的景观设计之中,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中东和欧洲地区,便会发现以鲜明的建筑形式去激活场地、或以修复取代重建的保护措施也屡见不鲜。
△皮科斯海滩游客中心 Rede Arquitetos
无论方法如何,在地性的景观与建筑设计都旨在从更广阔且细致的视角去思考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联系,比起审美或形式,其背后的文化传承思想与随之形成的保护体系或许才是人与环境建立情感连接的核心。在本篇的分享中,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或景观建筑将引领我们深入场地文化,呈现在地性的美学本质。
©Daniel Sousa
“建筑诗人”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负责翻新的泽布罗观景台位于葡萄牙的Zêzere河谷一带,是专为徒步旅行的游客打造的互动性观景空间。平台的主体结构如同一块悬于空中的巨石,浅色调的混凝土从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强烈视觉张力的造型。从功能与美学的双重角度来看,观景台的存在不仅彰显了阿尔瓦罗·西扎对于环境敏感性和建筑自身特色的统筹考量,同时也为登山的旅客提供了一个视觉锚点,减少迷路、走失等危急情况的发生。
©Daniel Sousa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Colin Robertson
由沙特阿拉伯慈善组织The Desert Biennial主办的沙漠公共艺术项目Desert X是一个涉及教育、艺术、旅游以及遗产保护的长期计划,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建筑师都在这漫漫黄沙中留下艺术文化的符号,以期通过公共艺术展览推进沙漠地区的发展与当地原住民的生活水平。2022年,KWY.studio受托在当年的展览开幕前设计一个游客中心,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和材料条件下完成建造。
©Colin Robertson
与一般的旅游或景观建筑不同,这座沙漠游客中心的目标并非隐匿于环境,而是在不遮挡展览艺术品的前提下形成一个低调且和谐的视觉焦点,加深游客对沙漠的感知记忆。基于此,KWY.studio选择了纯粹的白色材料和带有中庭的围合式布局,当人们身处其中时,圆形的开口便会如同画框那般勾勒出外部的沙漠全景,反映当地的地质奇观与沙漠文化。
©Colin Robertson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Maciej Ławniczak、Julia Śliwka
波兰西南部的城市瓦乌布日赫在历史上以采矿业和重工业而闻名,在一片俯瞰老城区的山丘中心地带,一座全新的观景塔拔地而起,成为了地域工业历史的当代象征。呈六边形的几何结构采用砖红色的耐候钢建造而成,其色彩和质感令人联想到煤炭开采繁荣期的焦炉塔和砖砌建筑,将材料转换为场地的视觉叙事。在塔楼底部,蜿蜒的坡道穿过树林通往地面的平台,以一种生态敏感性的设计体现了对于环境的尊重。
©Maciej Ławniczak、Julia Śliwka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Sophie Rodriguez
法国建筑事务所Collection Architectes设计的酒庄观景步道坐落在孔德里约的一片葡萄种植梯田的上方,场地一向以从罗纳河延伸至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观而闻名,作为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项目,这座与山坡地形融为一体的景观建筑旨在保护村庄的葡萄酒文化遗产,并提升其外在的视觉形象。观景步道的平面造型像一条蜿蜒的木质飘带,引导游客漫步于半空中,脚下的葡萄园、临近的村庄以及远处的山川河流组成了层层递进的景观序列,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生动体验。
©Sophie Rodriguez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策划:NeiWai
编辑: YouChuan
校对:Ziyu
排版:NingBai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