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夏天是紧张而热烈的,曼舞的蜂蝶几乎遁影,取而代之的是款款而飞的自在蜻蜓和藏于树叶之间的烦躁的鸣蝉。
村子南边有一条大沟,沟水清澈,沟两岸绿树掩映,垂柳拂波。大沟东西狭长,像一条绿色的绸带。那里是我和伙伴们的夏日乐园。
晌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一群小伙伴薅草回来,汗水湿透衣衫,与泥巴混在一起像一个个泥人。到家后,放下粪箕,转身直奔大沟,“扑通”“扑通”地跳进水里。我们先把衣服上的汗水与泥巴洗干净,挂在沟边的树枝上晾晒,然后再跳进水里尽情地戏水。
第一项活动是打水仗。我们有八九个人,用锤和剪刀两种手势分成两组。我们用手快速平推水面形成水柱直射对方,水柱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分散成水珠,由于速度快无论水柱还是水珠射人都非常疼,有的人睁不开眼,有的人疼得受不住,转身跑开或者沉到水下躲避的就被淘汰。等一组全被淘汰就算失败,另一组就算胜利。胜利的一组就欢呼起来,双手拍打水面,大声喊“胜利了”“胜利了”·····那兴奋的叫喊声使整个沟里的水都荡漾起来。
第二项活动才是游泳。这是最主要的经历时间最长的活动。大家的游泳姿势不同,本领也有差别,基本上是自由活动。伙伴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会狗刨式的伙伴最多,我的邻居保乐哥最拿手。他把身体沉入水中,头部伸出水面,张开双臂,时而交替刨水,时而同时刨水,双腿一蹬一蹬的,整个人慢慢向前移动。他从东往西一口气能游五十多米,如果有人喊加油或者沟边有人观看,他还能多游十几米。同伴中,他游得最远。
伙伴小欢最擅长蛙泳。他左右臂同时向前伸展,头部自然下沉,双腿并拢蹬直,以优美的姿势入水;然后划水,双手从前往后呈弧状拨水,抬头换气后,再收腿后蹬,真的像青蛙一样,整个动作完美流畅。不一会儿,他就冲到了最前面。伙伴中,他游得最快。
我最喜欢仰泳。仰泳时,面部朝上,并且始终露出水面。我不需要堵鼻子闭眼睛,我用双手交替划水,但我只能伸到刚过肩的位置,有时直腿向下压,有时屈腿向上踢。我游得不快,但稳稳当当,不侧翻不下沉,悠闲自在,游半个小时也不感觉累,时不时地还会向身边的伙伴推一个水柱。因为看不到前面,方向把握不准,所以经常撞到沟沿,弄得满头泥巴。同伴中,我游的时间最长。
最后一项活动是扎猛子,目标南岸,距离大约二十米。八九个小伙伴齐刷刷地站在北岸,身体挺直,双手放在身体两边,头部抬起,双眼平视,入水前深吸一口气。随着“一、二、三”的口令声,我们一起扎入水中,一起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六七秒钟之后,我们陆续浮出水面,有的离北岸三四米,有的离北岸六七米,有的偏向东,有的偏向西,还有的又转回了北岸,能不偏不倚直达南岸的只有保乐哥,他又是第一。有时,他还能从水底抓一条泥鳅上来,我们既惊喜又佩服。
快乐把时间缩短,不知不觉间,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大人们开始千呼万唤,我们一个个从水里爬上来。小树上的衣服早已被太阳烤干,我们穿上烫人的衣服,撒开双腿往家跑,身后留下的是静静地等待我们回来的一泓碧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