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文庙”、“红学”。是广东三大学宫(揭阳学宫、番禺学宫、德庆学宫)之一。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重置揭阳县后。经宋、元、明、清、民国、解放后,因天灾人祸,虽屡遭摧毁,但都得到重修。较大型重修重建次数近20次。因我进潮汕地区后,写的文章,因一分为四,也说一分为三建地级市,读者有争议,特别是潮州与揭阳谁建置早,我也不是专门研究潮汕历史的,写游记不可写那么细。再说争论这些对于平民百姓来讲没有什么意义,那是史学家的事。作为学者的我认为揭阳县有可能比潮州建置早,但是潮州作为府、州时间是很长的,管辖粤东达千年,这谁也否认不了的。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到1949年的800多年,揭阳县受潮州管辖。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云南举人童琰任职揭阳知县第三个大举兴建尊经阁,广储图书。
清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夏献铭主持重修,历时5年,耗银近万两。大成殿内孔子的牌位改为塑像,原在崇圣祠后的尊经阁,为孔庙藏书的地方,因资金不足末曾修缮,后倒塌,1964年被改为体委灯光球场。
民国年间,因拓宽马路。拆除孔庙最南端的建筑“腾蚊、起风”二亭”。上世纪50年代,揭阳学宫东路建筑明伦堂往东,原有奎光阁,为祀魁星爷的八形三层三层楼。阁后为东轩遗址,原内有花圃、亭榭、小桥、徦山等小巧玲珑精致的园林建筑,已经被拆毁,现为进贤中学学校广场、教学楼。仅存魁星踢斗石像保存于揭阳市博物馆。
1953年,拆下大成殿一木雕五爪盘龙送去北京。
1969年,揭阳学宫照壁瓷雕、棂星门被毁。1979年,依旧只重修棂星门;1984,依旧制修复照壁瓷雕,由广东省工艺师陈宝国重新雕塑。
1978年,揭阳学宫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教育基地。
1986年底至1991年2月,对大成殿、崇圣祠予以全面揭顶部分落架修缮。
1990年,对外开放。
2007年、2015年准备复建一些被毁建筑,但因故没成。至2016年基本形成現在这个样子。
至于说北有曲阜孔庙,南有揭阳学宫,笔者基本上走了全国学宫、孔庙。好像现在不是。起码现在比起云南健水孔庙还是逊点色。
可以说是粤地(广东),是最大的,最宏伟壮观的,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请揭阳人海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