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平城区振华街道深挖辖区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创新,以“振华文化艺术节”为核心引擎,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街道文化建设品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开办以来,振华街道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入20余个小区,组织开展近50场文化活动,覆盖群众达5000余人。活动涵盖文艺汇演、书画展览、非遗剪纸、健康讲座等多个方面,满足了辖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一、以节为媒促发展,多维场景激活文旅动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振华街道深刻认识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将文化艺术节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通过“文化节+旅游景区”的创新组合,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紧紧抓住“五一”“十一”及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街道两届文化艺术节分别选址在小石子景区和代王府景区,将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与文化艺术节的精彩活动相结合,在文化艺术节期间,利用街道《家长里短——振华游记》视频号,制作发布宣传平城文旅的相关视频,带领游客走近平城,让游客跟随新媒体的脚步,游览平城内具有艺术氛围或历史意义的街区和景点,聆听背后的文化故事。文化艺术节活动当天带动景区周边餐饮、文创店客流量显著增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效应初步显现。
二、以艺献礼文化潮,多元艺术点燃文化热情
振华街道文化艺术节始终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汇聚多元艺术形式,为辖区居民呈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通过深入挖掘辖区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振华特色的文化节目,不断传播群众文化,推出更多特色展演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助力平城文旅持续发展。文艺会演中,既有民间艺术团通过非遗传承节目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社区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反映生活百态。书画展览上,辖区内的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一幅幅作品或大气磅礴、或细腻柔美,生动展现了街道的文化底蕴和居民的艺术风采。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医师为居民普及养生知识、传授健康生活方式,将中医文化与健康理念相结合。在演出方面,街道更是不断提升节目质量,邀请更多专业艺术团队和知名艺术家参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文艺演出。
三、以街为韵聚民心,缤纷展演绘就基层新貌
振华街道文化艺术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凝聚民心、整合资源的基层治理新场景。每次活动都充分联合辖区多家党建联建单位或驻街单位,以“文化品牌共建”的模式,让辖区单位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场地协调、节目排练、物资保障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居民来说,参与或观看精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极大增强了他们对街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文化艺术节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居民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帮忙布置场地、维持秩序,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同时,通过缤纷多彩的展演活动,展示了振华街道基层治理的成果和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绘就了一幅基层新貌的美丽画卷。每场大型文化艺术节后街道仍持续推出社区巡演、文化文艺进小区等系列活动,通过社区巡演走进辖区各个小区,把精彩的文化节目送到居民家门口,让更多居民能够享受到文化艺术带来的欢乐。
今年以来,振华街道以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为重要依托,全力塑造独具特色的街道文化品牌。始终秉持持续创新的理念,深入群众生活,精心打造了19场内容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在各社区精彩唱响,成功架起了文化惠民的“连心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节的系列活动类型已经不止于文艺展演,还融入了中医养生、非遗传承、体育运动等元素,充分彰显了基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振华街道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搭建起以“社区”为根基、以“文化”为神韵的基层独特宣传窗口,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激发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文化活力,成为街道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未来,振华街道将持续围绕文化节打造“演出+节点+文旅”的振华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惠民”走深走实,让振华街道群众文化品牌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为平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贡献振华力量。(秦世珍、庞祺祥、牛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