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乌孙古道突发山洪,两名徒步穿越者遇难,158名徒步穿越者被安全救出。8月1日,有当地人士和亲历者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涉事徒步路线难度较高,沿途要翻越多个垭口,多次渡过湍急冰冷的河流。当时因突发洪水,渡河时河水漫及腰处。
徒步者发布的现场图片。
涉事徒步路线难度较高
据新疆阿克苏拜城县应急管理局通报,7月30日上午10时26分,拜城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在距离乌孙古道南出口20公里处,徒步穿越者陈某不慎落水失踪。拜城县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专业救援力量赶往事发地全力展开搜救,13时40分许,陈某被发现,已不幸遇难。
当日21时40分许,拜城县应急救援人员在距离古道南出口4公里处的河道中又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经公安部门初步勘验,为徒步穿越者周某,符合溺亡特征。
8月1日,当地徒步团领队莫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乌孙古道是新疆四大徒步路线之一,全程徒步约120公里。据了解,这是一条难度较高的徒步路线,有经验的徒步者同行需要6-7天完成穿越,沿途要翻越多个海拔3800米左右的垭口,多次渡过湍急冰冷的河流。
莫先生向南都记者展示多数人选择的徒步路线,即从琼库什台河谷出发,途经天堂湖营地、博孜克日格河谷营地等,最后一站在黑英山口。
他表示,这一路线属于他们徒步圈的“正穿”路线,从北疆出发,徒步强度循序渐进,身体有一个比较好的适应过程。“反穿则从南疆出发,观赏性会逐步提升。”
不少徒步者已被妥善安置
另据新疆阿克苏拜城县应急管理局通报,截至7月31日23时,经拜城县公安、应急、消防、卫健等救援人员艰苦努力,158名徒步穿越者被安全救出,还有300多名徒步穿越者被妥善安置在古道内的营地和消防救援站,物资供应充足、人员安全。目前,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8月1日,一名徒步者告诉南都记者,他于7月25日从琼库什台轻装进山,原计划30日出山,但因为突发洪水,在距离终点三公里处滞留了一天。
另一名7月31日出山的徒步者程小姐称,她25日进山,因洪水滞留了四天。“路过都是及腰的河,走的时候还是很危险的。”她告诉南都记者,滞留的时候领队有提供物资补给,包括水、馕和火腿肠等食物。从其提供的照片看,现场还有当地村民生火,不少人围在附近取暖。
徒步者家属蓝小姐告诉南都记者,她的丈夫是资深徒步者,7月27日进山,原计划8月1日18时出山。“他们一行16人,请了当地向导和马帮,也带了卫星电话,不过现在还没联系上。”8月2日,南都记者获悉,8月1日晚,蓝小姐已联系上她的丈夫。
此外,一名当地向导告诉南都记者,7月31日已安置100多人出山,多为7月23、24日进山的滞留人员,目前正在安排撤离,“在营地的人员是非常安全的,有实物,有水,有电,只是无信号,现在只需等水退了就可出山。”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诗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