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城往阳城县走,车窗外的太行山余脉渐渐褪去险峻,露出平缓的谷地,润城古镇就卧在这片土地上。若不是循着“阳城乔氏琉璃”的名头找来,很难想象这座古镇里藏着一座让琉璃与木构共舞的东岳庙——刚走到庙门前,就被那抹孔雀蓝的琉璃顶晃了眼,阳光洒在上面,像把碎金撒在了青灰色的殿宇间,连空气里都仿佛飘着古建的温润气息,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去探寻这座明万历年间重修的古刹里,藏着多少惊艳的细节。
一进院落,便被它的“旷大”惊到——没有繁复的配殿遮挡视线,主殿天齐殿、殿前拜亭,还有东西耳殿高媒殿、汤帝殿,顺着中轴线依次铺开,疏密有致得刚好。最先撞进视野的是拜亭,这座明代十字歇山顶的亭榭,像被精心安放的珍宝,稳稳立在台基之上。绕着台基走一圈,栏杆上的石刻瞬间抓住了目光:二龙戏珠的纹样里,龙鳞一片挨着一片,爪子里攥着的宝珠透着光泽;凤鸟云翔的图案中,凤羽层层叠叠,翅膀张开的弧度仿佛能乘风而起;还有雄狮嬉闹、牡丹绽放,连围栏上的小狮子都形态各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蹭痒,有的爪子里抱着小绣球,惟妙惟肖得像下一秒就要从石头上跳下来。
抬头望拜亭的檐角,更被斗拱的精巧震撼。每面出五朵斗拱,还都藏着斜拱的巧思——当心斗拱两侧的斗拱分别向两边倾斜,像展翅的飞鸟般灵动,双下昂五铺作的形制,庄重中透着华丽。顺着斗拱往上看,视线突然被头顶的藻井勾住——那是莲花斗八藻井!八根莲花垂柱从藻井边缘垂下,花瓣纹路清晰得能看清每一片的褶皱,正中的莲花垂柱更是精致,像盛开的菡萏般托起藻井顶端,铺作层叠有致,阳光从亭顶的缝隙漏进来,照在木质的莲花上,仿佛给花瓣镀了层金边,难怪说它是“明代藻井奇珍”,这般清丽又庄重的模样,确实少见。
穿过拜亭,天齐殿的气势扑面而来。这座单檐悬山顶的正殿,立在宽阔高台上,面阔五间的布局显得格外大气,进深六椽的设计让空间透着深远,前廊的青石柱四边抹棱,摸上去冰凉又光滑,柱础更是藏着惊喜——束腰之上是鼓形,基座却是文形花瓣柱础,听守庙的老人说,这是金代的原物,历经数百年,依旧稳稳托着殿宇的重量。栏杆上的浮雕和拜亭相似,却多了几分特别:柱头除了常见的狮子,正中两个栏柱上各立着一只獬豸,昂首抬颈的模样,角尖微微上翘,眼神里透着机敏,甚是可爱。殿门两边的石柱前,还蹲着一对小石狮,呲牙张口,像是在小声对话,模样憨态可掬。
凑近看天齐殿的外檐斗拱,发现了更有趣的细节——五铺作双下昂的斗拱,柱头位置和铺作位置竟不一一对应,还藏着三朵出斜拱的斗拱。老人笑着解释:“这是因为五开间的大殿,前檐只用了四根柱,才造成了这种‘错乱’,可你别看它乱,承重一点不差!”前廊后端的铺作是单杪四铺作,补间各出一斗栱,当心间还藏着斜拱,柱头令栱更是透雕的翼型栱,里转承托着四椽栿,每一处都透着工匠的巧思。走进殿内,抬头看梁架,六架椽屋后四椽栿搭在前乳栿上,隔架用蜀柱合㭼,襻间枋之上,羊角形木构件稳稳托着平槫,没有一根钉子,却严丝合缝得像天然生长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感叹:古人的木构智慧,真是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转到西耳殿高媒殿,又遇见了另一番景象。这座金代遗构的建筑,单檐悬山顶,三开间的规模虽小,却透着古朴的厚重。前檐柱是四边抹棱石柱,柱础是杌凳式上承鼓形,单下昂四铺作的斗拱没有补间铺作,却显得格外简洁,里转出一跳承托剳牵,梁架是四架椽屋前剳牵对三椽栿,拼接处下出一跳㭼头承托,隔架用蜀柱或蜀柱合㭼,虽有近代遗存的痕迹,却依旧能看出金代木构的雄浑。
整座东岳庙最让人挪不开眼的,还是阳城乔氏琉璃的风采。拜亭十字歇山的悬鱼和博风板上,金龙游弋的琉璃纹样栩栩如生,龙身的鳞片用不同深浅的黄色琉璃拼接,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脊刹上的歇山顶琉璃小楼,四角各站着角神武将,枕戈待旦的模样,铠甲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走兽挥翅昂首,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天齐殿的脊饰更是异彩纷呈:正中大象狻猊分驮宝瓶,立在兽首之上,宝瓶的蓝色琉璃通透得像玉;双层琉璃仙楼屹立正中,飞檐叠叠,连窗棂都是琉璃雕刻;正脊上游龙虬蜷,牡丹盛放,鸱吻头上的白角格外显眼,怒目圆睁,血口喷张,角上的力士似负重回首前行,獬豸神采飞扬似在游走,每一处琉璃都色泽饱满,精致得像用宝石雕琢而成。
老人说,当年乔氏家族烧制这些琉璃时,光是调釉色就试了上百次,烧坏的琉璃碎片能堆满半个院子,“你看这孔雀蓝,要用上好的钴料,还要控制好窑温,差一点颜色就不对了。”站在琉璃脊饰下,看着阳光在上面流转,突然明白为什么说润城东岳庙是阳城乔氏琉璃的代表作——它不只是把琉璃贴在建筑上,而是让琉璃与木构、石刻融为一体,既有木构的温润,石刻的厚重,又有琉璃的璀璨,像一首用建筑写就的诗。
离开东岳庙时,夕阳把琉璃顶染成了橙红色,龙纹、牡丹、獬豸在暮色里渐渐模糊,却依旧透着惊艳。我忍不住想,如果不是特意来探寻,恐怕很难发现这座古镇里藏着这样的琉璃奇观;而那些像乔氏琉璃这样的匠心,还有多少藏在不起眼的古建中,等着被看见?
不知道你们在逛古建时,有没有被某一处琉璃或木构惊艳到?当你看到古人用手工烧制的琉璃,雕琢的斗拱,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忍不住感叹他们的巧思?而对于这些藏在地方上的古建瑰宝,我们又该如何让更多人看见它们的美呢?#波仔聊古建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